咽炎发病部位在咽部,有急慢性之分,局部和全身症状各异,检查可见咽部不同表现及实验室相应结果,治疗分急慢性处理;扁桃体炎主要是腭扁桃体炎症,有急慢性,局部和全身症状有别,检查扁桃体有相应表现及实验室结果,治疗分急慢性,急性扁桃体炎以抗生素等为主,慢性扁桃体炎可保守或手术治疗。
一、发病部位
咽炎:咽炎是发生在咽部的炎症,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鼻咽位于鼻腔后方,口咽在口腔之后、喉咽之上,喉咽连接喉腔。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主要是扁桃体的炎症,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临床上所说的扁桃体炎多为腭扁桃体炎,腭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不同年龄人群扁桃体大小有差异,儿童时期扁桃体相对较发达,成年后会逐渐萎缩。女性和男性在发病几率上无明显因性别导致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咽部和扁桃体受刺激机会多,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有鼻窦炎、鼻炎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引发咽炎或扁桃体炎。
二、症状表现
咽炎:
局部症状:常见咽部干燥、灼热、疼痛等,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急性咽炎时疼痛较明显,慢性咽炎多为钝痛或异物感。还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痒感,患者常不自觉清嗓,部分患者会有咳嗽,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
全身症状:急性咽炎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儿童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等情况;慢性咽炎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患急性咽炎时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可能精神差、哭闹不安;老年人患慢性咽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咽部不适等症状可能被其他基础疾病掩盖。
扁桃体炎:
局部症状:急性扁桃体炎主要症状是剧烈咽痛,多为一侧,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还可有吞咽困难,儿童可能因吞咽疼痛而拒食。扁桃体肿大明显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儿童,因气道较窄更容易出现。慢性扁桃体炎常有咽部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扁桃体隐窝内若有干酪样腐败物排出,可伴有口臭。
全身症状:急性扁桃体炎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儿童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昏睡等。慢性扁桃体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不同年龄人群全身症状表现不同,儿童高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老年人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恢复。
三、检查体征
咽炎:
咽部检查:急性咽炎时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有散在的白色点状渗出物;慢性咽炎时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或咽侧索肿大。
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扁桃体炎:
扁桃体检查: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可连成假膜,但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拭去后无出血。慢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大小不一,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有时挤压扁桃体可见分泌物从隐窝口排出。
实验室检查: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四、治疗原则
咽炎: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含漱液漱口,如复方硼砂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药敏试验等,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注意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儿童患者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等措施,但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
慢性咽炎:去除病因,如戒烟酒,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原发病。局部可用含漱液、含片等,如西地碘含片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老年人患慢性咽炎时要注意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护,结合基础疾病进行综合处理。
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一般疗法包括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儿童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类,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若治疗2-3天病情无好转,需分析原因,改用其他抗生素,或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可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扁桃体肿大情况对呼吸的影响,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等。
慢性扁桃体炎:保守治疗包括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转移因子等,局部用药物灌洗等。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当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反复急性发作,每年4-5次以上;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但手术要谨慎评估,尤其是儿童,要考虑其免疫功能发育情况等,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