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与宫颈糜烂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影响上有不同。宫颈癌有阴道流血(年轻为接触性等,老年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排液(水样米泔状有腥臭味)及晚期继发症状;宫颈糜烂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仅白带增多。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对两者症状有不同影响,如宫颈癌好发年龄及与HPV、吸烟等关系,宫颈糜烂在青春期、妊娠期与激素相关及与性生活卫生、慢性宫颈炎病史关系等。
一、症状表现的不同之处
(一)宫颈癌症状
1.阴道流血
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例如,一些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在有性生活后发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就需要警惕宫颈癌的可能。这是因为癌细胞侵犯了宫颈的血管等组织,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可多可少,由于老年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局部的防御等功能有所变化,癌细胞生长导致的出血表现为绝经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
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这是因为癌组织坏死、脱落,继发感染等导致阴道排液异常。例如,有的患者会发现阴道排出像淘米水一样的液体,且伴有异味。
3.晚期症状
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比如癌肿侵犯盆腔神经时,患者会出现腰骶部及盆腔持续疼痛等。
(二)宫颈糜烂症状
宫颈糜烂本身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有白带增多的表现,白带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或呈淡黄色脓性,有时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这是因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柱状上皮覆盖宫颈表面,其分泌功能相对较强,导致白带增多,而且柱状上皮比较脆弱,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等情况。比如一些女性在做妇科检查时,医生告知有宫颈糜烂,但自身可能没有明显不适,只是白带稍微多一些。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对症状的影响
(一)年龄因素
1.宫颈癌
宫颈癌好发于50-55岁左右的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患宫颈癌可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有关,如16、18型HPV感染,由于年轻女性生殖系统尚在发育等阶段,免疫系统相对还在完善过程中,对于HPV的清除能力可能相对较弱,容易导致HPV持续感染进而引发癌变,所以年轻患者的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能更早出现。
老年女性患宫颈癌则多与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癌细胞的监视、清除能力减弱有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宫颈局部微环境改变,使得癌细胞更容易生长繁殖,从而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等症状。
2.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在青春期女性、妊娠期女性中较为常见,这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春期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升高,都可使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看起来像“宫颈糜烂”,此时多无明显症状,仅可能有生理性的白带增多等情况,这是一种生理现象,随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多可自行缓解。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宫颈癌
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16岁)等性生活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HPV感染风险,进而增加宫颈癌发病几率。例如,一个女性有多个性伴侣,那么接触不同HPV亚型的机会就增多,更容易感染高危型HPV,长期持续感染就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出现相应的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
吸烟也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对HPV感染的清除能力,使得HPV更容易持续感染,从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影响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等。
2.宫颈糜烂
不注意性生活卫生可能会导致宫颈局部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会加重宫颈糜烂的程度,但一般宫颈糜烂本身的症状与性生活卫生的关系相对宫颈癌来说不是直接导致发病的关键因素,更多是在已有的宫颈糜烂基础上可能因不注意卫生而出现白带增多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三)病史因素
1.宫颈癌
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的患者,由于宫颈上皮已经存在异常病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其症状出现可能与病情进展有关,比如原本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没有处理,逐渐发展为宫颈癌后,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会逐渐明显且加重。
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对HPV等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HPV持续感染,进而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且症状可能相对更难控制,进展可能更快。
2.宫颈糜烂
有慢性宫颈炎病史的患者,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可能会导致宫颈糜烂的发生或加重,此时患者的白带增多等症状可能比没有慢性宫颈炎病史的人更明显,而且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宫颈糜烂可能反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