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症状表现多样,脑部缺血相关症状有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障碍、突发视力障碍、头痛等;出血性中风相关症状有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不同类型中风有特殊表现,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短且可逆)、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症状逐渐加重),出血性中风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常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中青年易发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无论成人儿童都应立即就医。
一、常见的中风症状表现
(一)脑部缺血相关症状
1.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对于成年人来说,中风时常见一侧的上肢或下肢突然没有力气,比如拿不住东西、走路时腿发软甚至摔倒;也可能出现一侧面部、手部或腿部的麻木感,这种麻木感可能持续不缓解。从年龄角度看,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发生中风时肢体无力或麻木的情况相对更常见。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血管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出现这种症状的风险更高。
儿童中风相对罕见,但如果有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或麻木,不过这种情况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排查。
2.言语不清或理解障碍
成年人中风时可能表现为说话不清楚,说话含混,或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可能自己想说的话无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损伤血管,增加中风风险,进而更容易出现言语方面的障碍。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在出现相关诱因时更易发生言语不清等症状。
儿童中风导致言语不清等情况非常少见,若出现需考虑特殊病因,如感染、血管病变等。
3.突发的视力障碍
部分中风患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睛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模糊,甚至完全看不见。成年人中,患有高脂血症的人,血液中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容易导致血管狭窄,影响眼部血液供应,从而增加视力障碍发生在中风中的可能性。
儿童中风出现视力障碍的情况极为罕见,多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等特殊情况相关。
4.头痛
一些中风患者会突发剧烈头痛,头痛程度较以往明显加重,性质也不同,可能是炸裂样的头痛。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血管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在中风时出现剧烈头痛。
儿童中风引起头痛相对少见,若出现需全面检查排查病因。
(二)脑部出血相关症状(若为出血性中风)
1.突发剧烈头痛
出血性中风时,血液刺激脑膜等组织,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是突然发生且程度很严重。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就容易引发出血性中风,从而出现剧烈头痛。老年人血管弹性减退,血压波动时更易诱发此类情况。
儿童出血性中风罕见,多与先天性血管病变等有关,头痛表现可能不典型但需重视。
2.呕吐
由于颅内压升高,出血性中风患者常伴有呕吐症状,多为喷射性呕吐,即呕吐物呈一股一股喷出的情况。高血压合并中风的患者,血压升高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发呕吐。
儿童出血性中风出现呕吐时需高度警惕,可能提示颅内情况危急。
3.意识障碍
严重的出血性中风可能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对颅内病变的耐受能力较弱,出血性中风时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血压波动等诱因下,易发生意识障碍。
儿童出血性中风出现意识障碍非常罕见,一旦出现需立即抢救并查找病因。
二、不同类型中风的特殊表现
(一)缺血性中风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短暂的、可逆的脑部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症状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一般数分钟到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例如患者可能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但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内斑块脱落等情况容易引发TIA,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的发病风险差异相对不大,但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2.进展性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症状在发病后逐渐加重。这类患者往往有动脉狭窄等基础病变,在发病过程中,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或者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等因素导致症状逐渐进展。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如果本身有多种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更容易出现进展性缺血性中风。
(二)出血性中风
1.高血压性脑出血
多见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出血部位常见于基底节区等部位,患者发病时往往有血压突然升高诱因,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发病后症状可能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出现上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2.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像“炸裂样”,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中青年人群如果存在颅内动脉瘤等情况,在一些诱因下容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比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总之,中风的症状表现多样,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