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偏瘫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与肌力训练)、作业治疗(日常生活与手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步行前准备与步行训练)及康复护理与注意事项,物理治疗维持改善关节活动、增强肌力;作业治疗提高自理与手功能;步态训练打步行基础、恢复步行;康复护理重皮肤与心理,注意个体化、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一、物理治疗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
1.目的: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和僵硬。对于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尤为重要,可在发病后生命体征稳定时开始。
2.方法: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患侧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肘关节的屈伸,腕关节的屈伸、桡尺偏,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外旋,膝关节的屈伸,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内翻、外翻等,每个关节每次活动5-10个来回,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能配合的患者,可逐渐增加主动参与的程度,进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二)肌力训练
1.目的:增强患侧肌肉力量,为运动功能恢复提供基础。
2.方法:根据患者的肌力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当患者肌力在0-1级时,可采用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刺激来促进肌肉收缩,改善肌肉的营养和代谢;当肌力达到2级时,可进行助力运动,即在患者主动用力的同时,治疗师或家属给予适当的助力,帮助患者完成关节活动;当肌力达到3级时,可进行主动运动,让患者在无助力的情况下完成关节的屈伸等动作;当肌力达到4级及以上时,可进行抗阻运动,给患者施加一定的阻力,如使用沙袋等,增加肌肉的负荷,进一步增强肌力。例如,进行上肢肌力训练时,可让患者进行伸手抓握物品的动作,从无阻力到有阻力逐渐增加难度。
二、作业治疗
(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目的: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
2.方法:针对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训练。在穿衣训练中,对于上肢功能受限的患者,可使用特制的穿衣辅助具,如带拉链的衣服、易穿脱的开衫等,教导患者如何利用健侧上肢帮助患侧上肢完成穿衣动作;在进食训练中,选择合适的餐具,如勺子、叉子等,训练患者用患手握住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对于吞咽功能有障碍的患者,需要先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和训练,再进行进食训练;在洗漱训练中,教导患者如何用患侧手进行洗脸、刷牙等动作,可借助长柄的洗漱用具来方便操作。
(二)手功能训练
1.目的:改善患侧手的精细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2.方法:进行手指的伸展、屈曲、对指等训练。可以让患者进行抓握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物体,如海绵球、橡胶球、木块等,训练手指的抓握力量和精细动作;还可以进行拼图、编织等作业活动,进一步提高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例如,让患者用患手拼图,从简单的几块开始,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和难度。
三、步态训练
(一)步行前准备训练
1.目的:增强下肢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为步行打下基础。
2.方法:进行站立平衡训练,让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练习重心的转移,从双足站立逐渐过渡到单足站立,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还可以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控制训练,教导患者如何控制下肢肌肉来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如进行靠墙站立训练,患者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保持身体直立,每次站立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二)步行训练
1.目的:恢复正常的步行功能。
2.方法: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训练,治疗师或家属在旁边给予保护和指导,教导患者如何迈出患侧步,注意患侧下肢的伸展、摆动和着地等动作。当患者在平行杠内步行较为稳定后,可逐渐过渡到在平衡杠外步行,同时配合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根据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步行的节奏和姿势,保持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
四、康复护理与注意事项
(一)康复护理
1.皮肤护理:由于偏瘫患者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患侧肢体感觉可能减退,容易发生压疮,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骨隆突部位,可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来预防压疮。
2.心理护理:脑梗塞偏瘫患者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二)注意事项
1.个体化原则: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进行个体化制定,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训练强度要适当调整;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可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同时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性患者可能在力量训练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循序渐进原则: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患者疲劳和损伤。例如肌力训练要从低强度的电刺激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
3.安全第一原则: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特别是在进行步态训练和平衡训练时,要有专人保护,防止患者跌倒受伤。对于使用辅助器具的患者,要确保辅助器具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