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炎又称贝尔氏麻痹,是常见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面神经病变,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等。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受凉风吹等有关,不同年龄段均会发病。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及不同年龄段特点,诊断靠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需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鉴别。治疗有药物和康复治疗,预后多数较好但部分有遗留问题,可通过注意保暖、增强免疫力、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预防。
一、病因及相关因素
1.病毒感染: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可能累及面神经,引发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可导致面神经的神经鞘膜水肿、缺血,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功能。
2.自身免疫反应:当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面神经,引起免疫性炎症。例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面部神经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3.受凉、风吹:面部受到冷风刺激后,可能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从而诱发面部神经炎。尤其在寒冷季节或长时间吹风后,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发病,儿童和成年人均可受累。一般来说,儿童面部神经炎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有关;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自身免疫功能波动,增加发病几率。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自身免疫状态有所改变,可能相对更易发生面部神经炎。
二、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或闭合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吹口哨时漏气。
味觉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
听觉过敏:少数患者可出现患侧听觉过敏,即对声音的敏感度异常增高。
2.不同年龄段表现特点
儿童:儿童面部神经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出现上述典型表现。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面部表情及日常活动,如是否能正常皱眉、闭眼等。
成年人:成年人症状相对更明显,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如无法正常进食、说话、交流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单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的症状,结合发病前可能的诱因,如受凉、感染等,一般可初步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常用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检查,可评估面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病早期面神经传导速度可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可减慢,波幅降低。
影像学检查: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排除颅内病变等引起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
2.鉴别诊断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颅内病变如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等导致,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部位,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额肌一般不受累,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而面部神经炎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单侧全部面部表情肌瘫痪。
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可出现面神经麻痹,但多为双侧,常伴有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等,脑脊液检查可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四、治疗与康复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尤其对于有糖尿病、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抗病毒药物:如果考虑是病毒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在发病早期合理应用,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神经损害。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可促进神经髓鞘的修复,营养神经。
2.康复治疗
面部肌肉训练:患者可进行面部肌肉的主动或被动训练,如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训练应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物理治疗: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物理治疗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烫伤皮肤等。
中医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方法对面部神经炎的康复也有一定帮助。但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避免不当操作导致面神经进一步损伤。
五、预后及预防
1.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一般在发病后1-2周开始恢复,2-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面部肌肉功能障碍,如面部联动、面肌痉挛等。儿童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恢复速度可能更快;成年人中,年龄较大、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2.预防
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如戴口罩、围巾等。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等诱因的影响。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累及面神经的疾病,预防面部神经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