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需从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多方面进行。良肢位摆放包括仰卧、健侧、患侧卧位;关节活动度训练涵盖上肢和下肢各关节的屈伸等活动;步行训练有平衡(静态、动态)和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含穿衣、进食、洗漱等方面,康复是长期循序渐进过程,需个性化方案,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家人配合鼓励很重要。
一、良肢位摆放
1.仰卧位:头部置于舒适位置,患侧肩胛下垫薄枕使其前伸,患侧上肢伸展稍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及大腿外侧垫薄枕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下垫薄枕保持微屈,踝关节保持90°背伸位。对于有偏瘫病史的患者,良好的仰卧位摆放可预防患侧肢体挛缩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偏瘫患者,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2.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约90°-130°,置于胸前的枕头上;患侧下肢屈曲置于身前另一枕头上,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肢体可自然放置。此体位利于患侧血液循环,对于不同年龄的偏瘫患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康复。
3.患侧卧位:躯干略后仰,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前屈大于90°,患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置于床上。该体位对改善患侧感觉输入等有帮助,不同生活方式的偏瘫患者都可通过正确的患侧卧位摆放进行康复。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
1.上肢关节
肩关节:可进行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活动。例如前屈训练,治疗者握住患者手腕,缓慢将患侧上肢向前抬起至最大范围,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保持一定时间。对于年轻偏瘫患者,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而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避免过度疲劳。
肘关节:屈伸训练是重点,一手固定患者上臂,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缓慢屈伸肘关节。正常成年人肘关节屈伸范围较大,偏瘫患者可逐步从较小范围开始训练,逐渐增加活动度。
腕关节和手指关节:腕关节可进行掌屈、背伸及桡侧、尺侧偏斜活动;手指关节可进行屈伸、对指等活动。比如手指屈伸训练,可使用分指板辅助,帮助患者伸展手指,恢复手指功能,不同年龄患者根据自身手指功能受损程度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辅助工具。
2.下肢关节
髋关节: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等活动。髋关节屈曲训练时,治疗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缓慢将下肢抬起屈曲。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偏瘫的患者,在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关节损伤。
膝关节:屈伸训练可坐在床边,让患侧下肢自然下垂,然后进行屈伸动作,或者由治疗者辅助进行。不同病史的偏瘫患者,如既往有关节疾病史的,训练时更要谨慎操作。
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训练,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住前足,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活动,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对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很重要,可预防足下垂等并发症。
三、步行训练
1.平衡训练
静态平衡:让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在双足之间,保持身体平衡,可在旁边有人保护的情况下进行,防止摔倒。对于平衡能力较差的偏瘫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更多的保护和指导。
动态平衡:进行前后左右方向的重心转移训练,比如向前、向后小步移动重心,或者向左、向右移动重心。年轻偏瘫患者可能在动态平衡训练上恢复相对快些,但也需逐步进行。
2.步态训练
摆腿训练:先练习患侧下肢的摆动,治疗者可辅助患者进行患侧下肢的前摆和后摆动作,帮助患者恢复步行时下肢的摆动功能。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导致偏瘫的,在摆腿训练时要注意逐步增加活动量。
步行训练:在平衡和摆腿训练基础上,进行真实环境下的步行训练,可使用助行器等辅助工具。开始时速度要慢,保证步行的稳定性,随着康复进展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距离。对于有偏瘫病史时间较长的患者,要耐心引导,鼓励其坚持训练。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穿衣训练
穿脱上衣:先让患者穿上患侧上肢,再穿健侧上肢;脱衣时先脱健侧上肢,再脱患侧上肢。对于肢体功能障碍较严重的患者,可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方便训练。
穿脱裤子:仰卧位时进行穿裤训练,先将患侧下肢放入裤腿,再放入健侧下肢,然后起身拉上拉链等;脱裤时相反。不同年龄患者在穿衣训练时,家人可在旁协助,给予鼓励,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理能力。
2.进食训练
餐具选择:使用特制的防滑、易握持的餐具,方便患者自己进食。对于手部功能较差的偏瘫患者,合适的餐具能提高进食的自主性。
进食动作训练:教导患者用健手辅助患手握住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从简单的糊状食物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手部功能情况调整训练难度。
3.洗漱训练
洗脸: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进行洗脸动作,先清洁患侧面部,再清洁健侧面部。对于面部感觉减退的偏瘫患者,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受伤。
刷牙:选择大手柄的牙刷,健侧手握住牙刷,进行刷牙动作,训练患者的口腔清洁能力,不同年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刷牙力度等。
总之,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且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家人的配合和鼓励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