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外阴瘙痒原因包括局部因素(阴道炎症、外阴局部病变、不良卫生习惯)和全身因素(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B缺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缓解方法有一般处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穿合适内裤)和针对病因治疗(阴道炎症、外阴局部病变、全身疾病分别进行对应治疗),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针对性治疗,勿自行盲目用药。
一、夜间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
(一)局部因素
1.阴道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月经前后阴道pH改变,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症发作,导致外阴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同时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等表现。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是常见诱因。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改变时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患者外阴瘙痒症状严重,夜间加重,还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外阴瘙痒症状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在夜间加重。
2.外阴局部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外阴潮湿、分泌物长期刺激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患者多难耐受,搔抓后可引起皮肤破损,进一步加重瘙痒,夜间瘙痒症状更加明显,病变部位皮肤增厚似皮革,色素增加或出现苔藓样变等。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病。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性激素缺乏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病变早期皮肤发红肿胀,出现粉红、象牙白色或有光泽的多角形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外阴萎缩变薄,弹性差等,夜间瘙痒感可能更突出。
3.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长时间不更换内裤,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等刺激外阴皮肤,可引起夜间外阴瘙痒。例如,月经期间不及时更换卫生巾,容易导致局部潮湿,滋生细菌等,引发瘙痒。
(二)全身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尿糖对外阴皮肤的刺激,容易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从而出现外阴瘙痒,夜间加重。同时,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更容易发生其他外阴炎症,导致瘙痒。
2.黄疸:黄疸患者由于血液中胆盐含量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引起全身皮肤瘙痒,外阴也可受累,出现夜间外阴瘙痒。
3.维生素A、B缺乏: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干燥、脱屑,可引起外阴皮肤瘙痒;缺乏维生素B时,可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外阴皮肤感觉异常,出现瘙痒,夜间可能加重。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也可出现外阴瘙痒,夜间明显,可能与孕期体内激素变化等有关。
二、缓解夜间外阴瘙痒的方法
(一)一般处理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清洗后要及时擦干,保持外阴干燥。尤其要注意月经期间的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更应注意外阴清洁,减少局部刺激。
2.避免搔抓:搔抓会导致外阴皮肤破损,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加重瘙痒症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外阴等方式来缓解瘙痒感。对于儿童,要避免其搔抓外阴,可适当修剪指甲等。
3.穿着合适的内裤:选择棉质、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减少对外阴皮肤的摩擦和不透气引起的潮湿,从而减轻瘙痒。
(二)针对病因治疗(需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治疗)
1.阴道炎症的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常用药物为甲硝唑,可口服或局部用药。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局部用药,或氟康唑等全身用药。妊娠期女性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以局部治疗为主,避免全身用药。
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多选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可口服或局部用药。
2.外阴局部病变的治疗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缓解瘙痒症状。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外阴硬化性苔藓:局部应用丙酸睾酮油膏等药物治疗,也可使用丙酮酸油膏、黄体酮油膏等,缓解瘙痒症状。对于青春期女性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3.全身疾病的治疗
糖尿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如胰岛素等)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从根源上缓解因糖尿病引起的外阴瘙痒。
黄疸:需针对引起黄疸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肝炎、胆道梗阻等,当原发病得到控制后,黄疸消退,外阴瘙痒也会相应缓解。
维生素缺乏:根据缺乏的维生素种类进行补充,如补充维生素A、B等,可通过饮食调整或口服补充剂来满足机体需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主要是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水平,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等,同时需加强胎儿监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处理方式。
如果出现夜间外阴瘙痒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