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病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穿刺活检。血液检查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如ALT、AST、TBil等)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如抗-HAV、乙肝五项等);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MRI,各有不同作用;肝穿刺活检有适应证及操作注意事项,检查中要考虑儿童特点及遵循安全护理原则。
一、血液检查
1.肝功能生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和AST释放入血,血清中含量升高。例如,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都可导致ALT和AST不同程度升高,一般来说,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升高较明显,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至数十倍,而AST升高相对幅度较小;慢性肝炎时两者可轻度或中度升高。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TBil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情况。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DBil、IBil均升高;溶血性黄疸主要是IBil明显升高,DBil正常或轻度升高;阻塞性黄疸则是DBil显著升高,IBil可轻度升高。通过这三项指标可以初步判断黄疸的类型及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
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病变较严重时,如肝硬化、重型肝炎等,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系统产生,当肝脏有炎症或免疫反应时,球蛋白可升高,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球蛋白常升高,且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可降低。
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包括抗-HAVIgM和抗-HAVIgG。抗-HAVIgM是甲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一般在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1-2周即可在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提示近期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抗-HAVIgG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或接种过疫苗,具有免疫力。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抗-HBs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或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恢复后产生;HBe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HBe阳性通常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抗-HBc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或现在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核酸(HCV-RNA):抗-HCV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但需要进一步检测HCV-RNA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HCV-RNA阳性表示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抗-HEVIgM阳性提示近期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抗-HEVIgG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对于儿童肝病,超声可用于检测肝脏是否有肿大、缩小,肝脏实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占位性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还可以观察胆囊、胆管、脾脏等情况,因为肝脏疾病常可引起胆囊、脾脏的继发性改变,例如肝硬化时可出现脾大、门静脉高压等超声表现。超声检查无创、方便,可作为儿童肝病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
2.CT检查
对于超声发现异常或需要更详细了解肝脏病变情况时可考虑CT检查。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对于肝脏肿瘤的定位、大小、数目等情况的判断比超声更准确,还可以观察肝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CT有一定辐射,在儿童检查时需要权衡利弊,一般是在超声等初步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
3.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尤其是对一些肝脏血管性病变、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优势。例如,对于肝血管瘤与肝癌的鉴别,MRI有时比CT更具优势。而且MRI没有辐射,对于儿童相对更安全,但检查时间较长,患儿需要保持安静不动,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
三、肝穿刺活检
1.适应证
当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肝病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时,可考虑肝穿刺活检。例如,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怀疑是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情况时,肝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操作及注意事项
肝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操作时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以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儿童来说,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操作,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避免因不配合导致的穿刺并发症。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腹部情况等,防止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肝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对于明确肝病的具体类型、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是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在儿童肝病化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例如婴幼儿静脉穿刺可能相对困难,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方法;对于不配合检查的儿童,可能需要在镇静下进行相关检查。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和患儿的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