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塞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三方面入手。控制高血压使收缩压合理达标,控制糖尿病将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在7%以下,调节高脂血症使血脂达相应控制标准;合理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等,适量运动保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及颈动脉超声、TCD等血管相关检查,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体检,有高危因素等人群增加检查频率。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大量研究表明,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能显著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如65岁以上),在控制血压时要注意避免血压过低,因为过低的血压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降压目标,一般可先尝试将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若能耐受再逐步向140mmHg靠近。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压波动,需更密切监测血压并调整治疗方案。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多项研究显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脑梗塞。儿童糖尿病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需兼顾生长需求,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运动和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等)的使用,但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也可能对脑部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血糖管理更为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对胎儿和自身血管的不良影响。有糖尿病病史者要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合理运动,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并定期复查血糖。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患者需调节血脂。总胆固醇应控制在5.2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高危人群如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需更低,可控制在1.8mmol/L以下)。饮食上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年龄较大的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选择降脂药物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女性高脂血症患者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脂异常的风险可能增加,更要重视血脂的监测和控制。有高脂血症病史者应根据血脂情况选择合适的降脂方式,如饮食、运动结合药物治疗等。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较为有益,该饮食模式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鱼类、坚果等,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从而减少脑梗塞发生。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g以上,水果200-300g,全谷物摄入占主食的1/3以上。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饮食特点有所不同。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易消化,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差异,如孕期需增加营养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肥胖导致血脂升高等问题。有脑梗塞风险的人群要避免高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因为加工食品往往高盐、高油、高热量。
2.适量运动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血脂,控制体重。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调整。儿童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如跳绳、骑自行车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意外。女性在月经、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运动要适度调整,如孕期避免剧烈颠簸的运动。有运动禁忌证的人群(如患有严重关节炎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3.戒烟限酒
吸烟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脑梗塞发生风险。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可通过戒烟门诊、药物辅助等方式帮助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增加脑梗塞风险,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群,要逐渐减少饮酒量直至戒酒。不同年龄人群对烟酒的耐受和健康影响不同,老年人对烟酒的代谢能力下降,受其危害更明显。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要严格戒烟限酒,避免对胎儿和自身血管造成损害。
三、定期体检
1.常规检查项目
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血压等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贫血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脑梗塞风险;血糖、血脂、血压的监测能及时发现基础疾病的变化。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年龄较大的人群(如60岁以上)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检查,密切关注身体指标变化。女性在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重点略有不同,如育龄女性要关注妇科相关指标与脑梗塞的间接关联等,绝经后女性要加强血脂、骨密度等检查同时关注脑梗塞风险。有家族脑梗塞病史的人群要更频繁地进行相关指标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2.血管相关检查
可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超声检查方便易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检测颅内血管血流情况。对于存在脑梗塞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和TCD检查。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血管老化,血管相关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血管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需加强血管相关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早期发现脑血管异常,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