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的发生受内在和外在等多种因素影响。内在因素包括遗传使个体易获过敏体质、免疫系统异常易致过度免疫应答;外在因素有接触化学物质(化妆品、洗涤剂)、植物(花粉、某些植物接触)、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空气中尘螨霉菌、饮食中食物及添加剂等;特殊人群中儿童皮肤屏障和免疫发育不完善、老年人皮肤和免疫功能退变、敏感肌肤人群屏障功能弱,都更易出现皮肤过敏。
一、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亲属,如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个体遗传获得过敏体质的概率会增加。研究表明,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皮肤过敏的易感性相关,例如参与免疫调节的基因等,这些基因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机体在接触外界刺激时更容易出现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皮肤过敏。
(二)免疫系统异常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等异物,但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对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例如,当机体的Th1和Th2细胞平衡失调,Th2细胞占优势时,会引发以IgE介导为主的变态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如湿疹、荨麻疹等。这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状态、长期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进而增加皮肤过敏的风险。
二、外在因素
(一)接触性因素
1.化学物质
化妆品:一些化妆品中的香料、防腐剂、重金属等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例如,某些女性使用含有特定香料的护肤品后,可能会出现面部皮肤发红、瘙痒、起疹等过敏症状。研究发现,化妆品中的某些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可通过皮肤吸收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
洗涤剂: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香料等成分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经常接触洗涤剂的人群,如家庭主妇,手部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出现干燥、瘙痒、皮疹等过敏表现。
2.植物因素
花粉:花粉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尤其是在花粉传播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的花粉颗粒可接触皮肤引发过敏。例如,春季的柳树、杨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接触皮肤后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斑、风团等症状。不同地区的主要花粉致敏源不同,这与当地的植物分布有关。
某些植物接触:如漆树、荨麻等植物,直接接触其茎叶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接触部位皮肤出现红斑、肿胀、水疱、瘙痒等症状。
(二)环境因素
1.温度和湿度变化
温度的突然变化,如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夏季高温闷热环境,都可能刺激皮肤引发过敏。湿度的不稳定也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干燥的环境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到外界过敏原的侵袭;而过于潮湿的环境则有利于微生物滋生,如霉菌等,接触皮肤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2.空气中的过敏原
尘螨:尘螨是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灰尘、床垫、被褥、沙发等地方。尘螨的排泄物、尸体等成为过敏原,人们接触后可引起皮肤过敏,如出现湿疹样皮疹、瘙痒等症状。尘螨的生存与环境的湿度、温度密切相关,在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的环境中容易大量繁殖。
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霉菌,霉菌孢子飘散在空气中,接触皮肤后可导致皮肤过敏。例如,在雨季或地下室等潮湿场所,接触霉菌后可能出现皮肤红斑、丘疹、瘙痒等过敏表现。
(三)饮食因素
1.食物过敏原
常见食物:某些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小麦等。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对食物过敏,例如婴幼儿饮用牛奶后可能出现口唇周围红斑、腹泻、呕吐等过敏症状;成人食用海鲜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等过敏表现。食物过敏的机制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作为过敏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2.食物添加剂
一些食物添加剂如防腐剂(苯甲酸酯类)、色素(苋菜红、胭脂红等)、香料等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例如,部分人食用含有特定色素的食品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症状。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相对较薄,更容易受到外界过敏原的刺激。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稳定性较差,对过敏原的反应更为敏感。例如,婴儿接触到尘螨、牛奶蛋白等过敏原时,容易出现婴儿湿疹等皮肤过敏问题。此外,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单一,接触的物质相对固定,但由于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接触新物质的机会增多,也增加了皮肤过敏的风险。家长在照顾儿童时,需特别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清洁,避免让儿童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定期清洗儿童的被褥、衣物,选择适合儿童的无刺激的洗护用品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的皮肤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生理性退变,皮肤的厚度变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这使得老年人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接触外界过敏原时更易引发过敏反应。同时,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也逐渐衰退,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对过敏原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弱。例如,老年人接触到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湿疹等过敏症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湿润,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接触刺激性强的物质,如某些含有化学成分的清洁剂等。
(三)敏感肌肤人群
本身属于敏感肌肤的人群,其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常人更弱,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差。这类人群在接触上述各种过敏原时,如使用普通的化妆品、接触植物、食用某些食物等,都更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例如,敏感肌肤人群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护肤品后,可能立即出现皮肤灼热、刺痛、发红等过敏症状。敏感肌肤人群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护肤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经过敏感肌肤测试的产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同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维持皮肤的稳定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