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肤病含单纯疱疹好发皮肤黏膜交界处有群集水疱等表现及复发性、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分布成簇水疱伴显著神经痛;细菌性皮肤病有脓疱疮多见于儿童好发暴露部位起脓疱等、丹毒好发下肢及面部有水肿性红斑等;真菌性皮肤病体癣有环形红斑等、足癣分水疱型等;动物性皮肤病疥疮由疥螨引起好发特定部位有丘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出现红斑等、湿疹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分急亚慢性期;物理性皮肤病日光性皮炎日晒后出现红斑等、痱子高温下出现针尖丘疹等;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好发颈部等有瘙痒苔藓样变、瘙痒症无原发皮损仅有瘙痒;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有红斑鳞屑薄膜现象等、玫瑰糠疹好发躯干四肢初起母斑后子斑;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分盘状和系统性,盘状有蝶形红斑等、系统性多系统损害;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有松弛大疱尼氏征阳性;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白癜风有白斑边界清等、黄褐斑好发面部对称黄褐色斑片;特殊人群儿童皮肤薄嫩皮肤病表现不典型治疗需温和,老年人皮肤屏障减退皮肤病发生率高需兼顾基础病,妊娠期女性治疗考虑胎儿影响优先外用药物。
一、病毒性皮肤病
(一)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等,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疱液初始澄清,后混浊,破溃后糜烂结痂,有灼热、刺痛感,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复发性单纯疱疹多在原部位复发。
(二)带状疱疹
沿单侧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水疱,水疱呈带状排列,基底红,疱液澄清,数日后水疱混浊、破溃、结痂,常伴显著神经痛,疼痛可在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存在,年龄越大神经痛越明显。
二、细菌性皮肤病
(一)脓疱疮
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颜面、口周等暴露部位,初为红斑,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破溃后露出糜烂面,表面结蜜黄色痂,可通过接触传播。
(二)丹毒
好发于下肢及面部,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色鲜红,表面紧张发亮,伴灼热、疼痛,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三、真菌性皮肤病
(一)体癣
多发生于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心趋于消退,有轻度瘙痒,夏季加重,冬季减轻。
(二)足癣
分为水疱型(足缘、足底出现深在水疱,瘙痒明显)、糜烂型(趾间皮肤浸渍、糜烂,有渗液,奇痒)、鳞屑角化型(足底、足缘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皲裂)。
四、动物性皮肤病
疥疮
由疥螨引起,好发于指缝、腕部、肘部屈侧、腋窝前缘、腰部、下腹部、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细纹,夜间瘙痒剧烈,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者易相互传染。
五、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一)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接触史,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大疱,边界清楚,形态与接触物一致,瘙痒明显,去除接触物后经治疗可逐渐好转。
(二)湿疹
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急性期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为主,有剧烈瘙痒;亚急性期红肿及渗出减轻,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瘙痒呈阵发性。
六、物理性皮肤病
(一)日光性皮炎
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发病,日晒部位出现红斑、水肿,重者可起水疱,伴灼痛,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二)痱子
高温闷热环境下发病,表现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丘疹、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晕,有痒感或灼热感,好发于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儿及肥胖者易患。
七、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一)神经性皮炎
好发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等,初期为局部瘙痒,搔抓后出现扁平丘疹,逐渐融合成苔藓样变,皮纹加深,皮疹局限,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
(二)瘙痒症
无原发性皮损,仅有瘙痒,可全身泛发或局限于某部位,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老年人因皮肤干燥易出现全身性瘙痒症。
八、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一)银屑病
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寻常型最常见,表现为红斑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淡红色发亮薄膜(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皮疹可发于全身各处,冬季加重。
(二)玫瑰糠疹
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初起为单个母斑,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斑,1~2周后出现多数较小的子斑,子斑长轴与皮纹一致,可有轻度瘙痒,病程有自限性。
九、结缔组织病
(一)红斑狼疮
1.盘状红斑狼疮:面部出现边界清楚的蝶形红斑,上覆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可见其下有角质栓,累及头皮可引起脱发。
2.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系统损害,面部红斑(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脱发、蛋白尿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十、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
表现为松弛性大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尼氏征阳性(轻压疱顶,疱液向周围扩散),好发于口腔、胸背、头颈部等,黏膜损害常先出现。
十一、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一)白癜风
皮肤出现白斑,边界清楚,可单发或多发,白斑处毛发可变白,无自觉症状,进展期白斑可扩大、增多,与正常皮肤界限模糊。
(二)黄褐斑
好发于面部,表现为对称性黄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无自觉症状,多见于女性,与内分泌、日晒等因素相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皮肤薄嫩,易受刺激,皮肤病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儿童湿疹多为泛发、渗出明显,治疗需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搔抓导致感染。
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皮肤病如瘙痒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发生率高,且易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谨慎选择药物,注意皮肤保湿。
妊娠期女性:皮肤病治疗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避免系统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如接触性皮炎需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