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病理类型,其发病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及分娩、吸烟、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病理有显微镜下特征及与其他亚型区别,临床表现有早晚期不同症状,诊断靠细胞学、HPV、阴道镜及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手术、放射、化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
一、定义
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病理类型,属于鳞状细胞癌的范畴。鳞状细胞癌是源于鳞状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高危型HPV的E6、E7基因编码的蛋白可结合并灭活肿瘤抑制蛋白p53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癌变,在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感染HPV的风险有所不同,年轻女性性活跃期感染HPV的概率相对较高,而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HPV感染后的转归。
性行为及分娩因素: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过早开始性生活的女性,宫颈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多性伴侣会增加感染高危型HPV的机会;多孕多产会对宫颈造成损伤,影响宫颈的正常防御功能,这些因素在不同性别相关的风险中,对于女性患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风险产生影响,男性如果携带高危型HPV并传染给女性,也会增加女性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长期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削弱机体对HPV感染等致癌因素的清除能力,从而增加患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风险;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抵抗力,对癌症的发生有潜在影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相比不吸烟人群患癌风险更高,需要更加注重定期筛查等预防措施。
三、病理表现
显微镜下特征:癌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但无明显的细胞角化现象。通过病理切片检查可以观察到这些典型的病理形态特点,对于明确诊断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至关重要。
与其他鳞状细胞癌亚型的区别:与宫颈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相比,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具有明显的细胞角化现象,可见角珠形成,而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缺乏这一特征;与腺癌等其他宫颈癌病理类型相比,在细胞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表现,通过病理检查的各项指标可以准确区分不同的病理亚型。
四、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少量流血;也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早期症状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年轻女性可能会因为对妇科检查重视不够而延误诊断,而更年期女性可能会将接触性出血等症状误认为是月经紊乱等原因而忽视。
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出现相应症状,如侵犯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膀胱刺激症状;侵犯直肠可出现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晚期患者还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等全身衰竭表现。不同年龄患者晚期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健康状况较差,全身衰竭表现会更明显,而年轻患者相对可能耐受程度稍高,但病情进展到晚期同样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五、诊断方法
细胞学检查:常用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如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制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可发现异常的鳞状细胞,对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初步筛查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女性进行TCT筛查的频率有所建议,一般建议25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筛查,如每3-5年一次。
HPV检测: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若高危型HPV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重要致病因素,HPV检测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辅助手段。不同年龄女性HPV感染情况不同,年轻女性HPV感染多为一过性,而年长女性需要关注持续感染的情况。
阴道镜检查:当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发现异常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放大观察宫颈上皮病变情况,选择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金标准。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宫颈造成过度损伤,不同年龄患者在阴道镜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可能不同,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沟通和操作调整。
病理活检:通过阴道镜下活检或宫颈管搔刮等获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病理活检过程中要确保获取足够的病变组织,以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的宫颈组织,病理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细胞形态等特征进行准确诊断。
六、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早期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可选择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等;对于较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身体状况等因素,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手术时会尽量保留生育功能,但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老年患者则根据身体耐受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放射治疗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等并发症,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化疗:常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增敏。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耐受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在化疗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关注长期的化疗相关并发症,老年患者则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化疗的获益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