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夏秋季流行、主要影响儿童等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介绍了其病原体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及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包括传染源主要是猪,传播途径为蚊虫叮咬,临床表现有潜伏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诊断依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预防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不同人群有不同应对方式。

一、乙型脑炎的定义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多在夏秋季流行,主要影响儿童等人群。

二、病原体特点

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呈球形,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外层有脂蛋白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该病毒对温度、乙醚、酸等较为敏感。

三、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因为猪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病毒血症期长且病毒量多,蚊子叮咬感染猪的血液后可携带病毒再去叮咬人而传播疾病。此外,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也是传染源,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相对较小。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数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约为1:(300-2000),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发病相对较多。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1.发病机制:病毒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后,先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脑炎。

2.病理改变

神经细胞病变:神经细胞可出现变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核偏位等,严重时可形成软化灶,这是乙型脑炎较为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炎症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脑实质中有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现象;小胶质细胞增生,可聚集成团形成胶质小结。

五、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

2.临床分期

初期: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升至39-40℃,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此期持续1-3天。

极期:病程第4-10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主要有高热、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等,还可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等,严重者可因脑疝而死亡。高热常持续7-10天,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好转,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症患者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恢复期症状,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在6个月内可恢复,部分患者可留有后遗症。

后遗症期: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者称为后遗症,常见的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痴呆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在乙脑流行季节,患者为10岁以下儿童,发病在7-9月间,有蚊虫叮咬史等。

2.临床表现:突然起病,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2周达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补体结合抗体、血凝抑制抗体等多在病后2-3周出现,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七、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儿童,起病更急,常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和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多正常,粪便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及红细胞,细菌培养可阳性。

2.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涂片和培养可找到细菌。

3.其他病毒性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等,需依靠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查进行鉴别。

八、治疗原则

目前乙型脑炎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重点在于处理高热、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1.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采用物理降温为主,如用冰袋冷敷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等,也可配合药物降温,如应用阿司匹林等,但要注意避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惊厥或抽搐:针对惊厥或抽搐的原因进行处理,如因高热引起的需积极降温;因脑水肿引起的需给予脱水治疗,常用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如为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引起脑缺氧所致,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等。可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如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等,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降低颅内压:使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可采用康复治疗,如针灸、按摩、语言训练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有肢体瘫痪的患者,要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等。

九、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加强猪等家畜的管理,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对猪等家畜进行疫苗接种,降低猪的病毒血症,从而减少人群感染的机会。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要消灭蚊虫滋生地,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防止蚊虫叮咬。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可有效降低乙脑的发病率。对于进入乙脑流行区的非免疫人群,也可考虑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十、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1.儿童: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是乙脑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病情相对较重,因此要重点做好儿童的预防工作,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在乙脑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蚊虫密集的场所,如发现儿童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疑似乙脑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2.成人:成人虽多因隐性感染获得免疫,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在乙脑流行季节也要注意防蚊,如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排除乙脑等疾病。

3.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情可能也较重,要加强防护,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尽早诊断和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乙脑
乙脑在临床上被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一般是指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疫性脑炎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免疫性脑炎是不可以治愈的。免疫性脑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轻则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重则药物加以控制,当然用药应该循序渐进。此外,在平时也应该注意一下饮食。
病毒性脑炎免疫性脑炎?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疑有病毒性脑炎时,可做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来帮助诊断。病毒性脑炎可表现出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无力、感觉障碍等,有时可表现出癫痫发作。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免疫性脑炎恢复期多久精神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说有一些小孩子表现出了免疫性脑炎的话,一般来说可能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有时候会表现出记忆力的障碍,甚至会表现出精神方面的疾病,有时候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工作表现出这种疾病,它的恢复期一般来说需要好几个月。
脑炎可以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微的脑炎是可以治得好的,但是如果严重的脑炎要彻底的治愈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到医院做个脑脊液检查,同时配合做个抽血检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微的脑炎可以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请遵医嘱。可以做下物理疗法治疗,比如高频理疗,针灸等治疗。严重的脑膜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急性脑炎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急性脑炎一般指的就是急性病毒性脑炎,是由于某些病毒直接侵入了脑实质之后所引发的原发性脑炎。该病的发病比较急,各种临床症状表现都很明显,而且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会发病。由于急性脑炎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所以也叫做散发性脑炎。
森林脑炎的最初症状有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森林脑炎的最初症状有发热,一般起病两到三天呈高峰,而发热达到高峰以后体温是三十九点五摄氏度到四十一摄氏度。大部分的病人持续五到十天,然后成阶梯状下降,经过两到三天下降至正常,不过还有一些病人会表现出弛张热、双峰热,或者是不规则热等。
脑炎会传染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炎一般是不会传染的,所谓的脑炎多是指的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脑脊髓炎脑炎可以发病于不同的性别和年龄,多为急性或者亚急性,在临床上会以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惊厥等表现为主要的特征,大部分会伴随脑脊液成分的改变。
化脓性脑炎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化脓性脑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造成的脑脊膜炎症,它是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多见的化脓性感染,病人会表现出畏寒,发热以及全身不适等表现。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和针对一些并发症进行治疗,早期应当使用足量的抗生素,而明确病原菌以后则应当选用对病原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脑膜脑炎和脑膜炎的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膜脑炎和脑膜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炎症的部位。当炎症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时,脑膜、脊髓膜、脑实质和脊髓实质都可能受累。当炎症局限于大脑和脑膜时,称为脑膜脑炎或脑膜炎。脑膜脑炎是指脑实质和脑膜同时受累。大部分脑炎会伴随脑膜炎,其中最多见的是病毒性脑炎合并脑膜炎和结核性脑炎合并脑膜炎。
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造成的传染病。他的传染源主要是动物,包括鸡鸭鹅,牛羊马,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蚊子经过叮咬刚让乙脑病毒的猪羊,鸡鸭等将病毒传染给人。因此预防乙脑除了接种疫苗还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化脓性脑炎多久能好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化脓性脑炎,如果患者经过正规、酌量的抗生素治疗之后,通常在一两周左右基本能控制住炎症,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能好,那还是需要要看细菌侵袭率如何、抗生素使用后是否能够对细菌进行消灭等。而最终化脓性脑炎是否治愈,主要取决于脑脊液检查结果,一般在患者入院时,会做一次脑脊液检查,在临床症状消失以后,还会复查一次脑脊液,只有脑脊液里面显示正常,才能认为化
什么是化脓性脑炎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化脓性脑炎通常是指化脓性脑膜炎,因为通常侵犯的是脑膜,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属于炎性病变。化脓性的细菌多数是葡萄球菌等,通常从身体内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引起,比如患者有中耳炎、鼻窦炎,出现化脓性病灶从而破坏系统屏障侵袭脑内脑膜,引起脑膜的感染。
老是头疼发低热是脑炎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头疼是脑炎的表现,发烧也可以是脑炎的表现,那头疼加发烧可能有可能是脑炎,但也可能仅仅是感冒的表现,还有可能是全身其它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所以要想明确诊断,必须要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伴随疾病等综合分析。通常如果病人长期反复的低热、发烧,再加反复头疼,首先怀疑脑炎的可能性,需要做出针对性的检查。
脑炎后遗症是什么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大脑炎后遗症就是大脑炎发生以后引起脑的损伤,经过急性期处理以后,留下来的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称之为大脑炎后遗症。大脑炎后遗症常见症状是意识障碍、食欲、运动障碍、吞咽障碍、大小便障碍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精神意识的反常。
脑炎后遗症有哪些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大脑炎后遗症的症状,根据脑损伤的不同,表现也比较复杂,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行为障碍,比如偏瘫、四肢瘫。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失语、吞咽困难、耳聋、视神经损伤或萎缩、视物不清。另外,还会出现表情淡漠、智力低下、不思饮食、情绪兴奋、多动等一系列症状。
脑炎后遗症能治好吗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大脑炎后遗症是否能治好,跟病毒等刺激脑子引起脑子损伤的程度有关系。相对来说,大脑炎后遗症预后比脑出血、脑梗塞的治疗要好一些。在临床上,有些人七个月都在昏迷,后来经后期治疗,竟然奇迹般地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所以脑炎后遗症治好可能性也是有的,可以进一步地努力去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