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生理周期有关多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包括上皮性囊肿(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和非上皮性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皮样囊肿);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方法有妇科检查、超声、肿瘤标志物、腹腔镜等;治疗原则为生理性定期复查,病理性手术或药物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育龄期关注生育功能,绝经期警惕恶变,儿童及青少年治疗需谨慎。
一、附件囊肿的定义
附件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附件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和卵巢,附件囊肿就是发生在输卵管或卵巢部位的囊性肿物。
二、附件囊肿的分类及特点
(一)生理性附件囊肿
1.形成原因
多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有关,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在排卵后,卵泡液积聚可能形成生理性的卵泡囊肿;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或黄体囊肿也较为常见,一般与激素水平变化相关,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性。
例如,正常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液排出,如果没有完全塌陷,就可能形成卵泡囊肿,通常直径一般小于5厘米,多在月经干净后复查可能缩小或消失。
(二)病理性附件囊肿
1.上皮性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是最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多为单侧,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囊内为清澈淡黄色液体。其发生可能与卵巢表面上皮-间质转化有关,有一定恶变倾向,虽然恶变概率相对较低,但需要密切关注。
黏液性囊腺瘤:一般体积较大或巨大,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呈多房性,囊内为黏稠黏液。肿瘤较大时可能会引起压迫症状,如腹胀等,也存在恶变可能。
2.非上皮性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内含暗褐色黏糊状陈旧血,像巧克力样,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多发生于育龄期有痛经等症状的女性,可影响生育功能。
皮样囊肿(成熟畸胎瘤):属于生殖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为单侧,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壁薄质韧。肿瘤内可含有皮肤、毛发、牙齿、骨骼、油脂等多种组织成分,多数为良性,但也有恶变可能。
三、附件囊肿的临床表现
(一)无症状情况
很多附件囊肿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例如一些较小的生理性囊肿,可能不引起患者自身感觉异常,多在体检时被发现。
(二)有症状情况
1.腹部不适
较大的附件囊肿可能会引起腹部胀满感、隐痛等不适。如果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会出现突然的剧烈腹痛。比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囊肿破裂时,可引起急性腹痛、腹腔内出血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2.月经紊乱
某些附件囊肿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引起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延长或经量增多、减少等。例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常伴有痛经且进行性加重,同时可能出现月经经期延长等情况。
3.压迫症状
当附件囊肿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压迫膀胱时,可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压迫直肠时,可出现便秘等表现。
四、附件囊肿的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触及附件区的肿块,了解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但妇科检查对于较小的囊肿或位置较深的囊肿可能有一定局限性。
(二)超声检查
超声是诊断附件囊肿的常用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附件区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囊实性等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能初步判断囊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例如生理性囊肿多有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特点,而病理性囊肿一般边界可能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等。
(三)肿瘤标志物检查
对于一些病理性囊肿,如卵巢上皮性癌等,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升高。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CA125、CA19-9等。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恶性肿瘤,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而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四)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或考虑为卵巢肿瘤的情况,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情况,看到附件囊肿的外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囊肿的性质,是诊断附件囊肿性质的金标准之一,但属于有创检查。
五、附件囊肿的治疗原则
(一)生理性附件囊肿的处理
一般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如果是生理性囊肿,多数在2-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超声,囊肿可能缩小或消失。例如直径小于5厘米的生理性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
(二)病理性附件囊肿的处理
1.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剔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将囊肿从卵巢上剔除,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例如对于卵巢成熟畸胎瘤等良性肿瘤,可行卵巢囊肿剔除术。
患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或囊肿为恶性的情况。如果是卵巢恶性肿瘤,可能需要切除患侧附件以及相关的盆腔淋巴结等组织。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合适的附件囊肿患者,可选择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如卵巢囊肿剥除术等。
2.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附件囊肿,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使用药物治疗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a等。例如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月经周期,减少异位内膜的出血;GnRH-a能抑制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一般适用于术前缩小病灶或术后预防复发等情况。
六、不同人群附件囊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附件囊肿需要尤其关注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如果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需要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必要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怀孕可能对病情有一定缓解作用,或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同时,要注意月经情况,如有月经紊乱、痛经等异常及时检查。
(二)绝经期女性
绝经期女性出现附件囊肿需要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因为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附件囊肿恶变的概率相对增加,所以绝经期女性发现附件囊肿时,更应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如肿瘤标志物、腹腔镜等检查以明确囊肿性质,一旦考虑为恶性可能,要及时手术治疗。
(三)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出现附件囊肿相对较少,但也需要重视。儿童附件囊肿多考虑生殖细胞肿瘤等情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加谨慎,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计划,尽量在去除病灶的同时保护患儿的内分泌功能和生育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