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症状

来源:民福康

脾胃湿热有消化系统(食欲、口渴口味、大便)和全身(身体困重、发热、舌苔脉象)症状,形成与饮食(辛辣油腻、饮酒)、环境(潮湿)、体质(素体脾虚)因素相关,需与脾胃寒湿、肝胆湿热鉴别,可通过饮食(清淡、规律)、生活方式(适度运动、调节居住环境)、情志(保持舒畅)调理。

食欲方面:患者常出现食欲异常,表现为胃脘部胀满不适,同时伴有食欲减退,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受湿热影响,运化失常,导致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例如,一些脾胃湿热的患者会感觉看到食物没有进食的欲望。从年龄角度来看,儿童若出现脾胃湿热,可能会表现为挑食、拒食,因为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湿热更容易影响其脾胃运化。

口渴与口味:患者多有口渴但不想多喝水的表现,同时口中黏腻不爽,口味偏甜或发苦。这是由于湿热内蕴中焦,影响了津液的代谢和分布,甜属于脾之味,湿热困脾则会出现口甜的感觉;而苦味与热邪有关,所以会有口苦的情况。对于不同性别而言,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口味变化,但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脾胃湿热,进而出现上述口味异常情况。

大便异常:大便黏腻不爽,排便时感觉粪便黏在马桶上不易冲净,同时可能伴有大便溏泄,但又有解不尽的感觉。这是因为湿热下注大肠,影响了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大便的质地和排便感觉异常。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本身脾胃功能就较弱,更容易因饮食等因素诱发脾胃湿热,从而出现大便的异常表现。

全身症状

身体困重:患者自觉身体沉重、乏力,活动后症状可能稍有加重。这是因为湿热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肢体失于气血的濡养,所以会有身体困重的感觉。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体困重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喜欢静卧;老年人则可能本身就有气血不足的情况,脾胃湿热会进一步加重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困重感更明显。

发热相关: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且热势缠绵,午后发热症状可能会相对明显。这是由于湿热蕴结,正邪相争所致。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更容易感受湿热之邪,从而出现发热或低热缠绵的症状。

舌苔脉象:舌苔多表现为黄腻苔,舌质红。脉象常见滑数脉。黄腻苔是湿热内蕴的典型舌苔表现,红舌则提示有热象;滑数脉中的滑脉反映有痰湿或湿热,数脉则表示有热。

脾胃湿热的形成因素

饮食因素

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长期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会滋生湿热。例如,经常吃火锅且偏好麻辣口味的人群,辛辣之性容易化热,油腻之品容易生湿,湿热互结就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湿热。不同年龄层中,青少年可能因饮食不节制,过多摄入这类食物;老年人若本身脾胃功能减退,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也更容易出现脾胃湿热。

饮酒过量:酒精属于湿热之性的饮品,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进而化热,形成脾胃湿热。对于男性而言,饮酒过量的情况相对较多见,长期饮酒的男性更容易因酒精损伤脾胃而出现脾胃湿热症状;女性若长期大量饮酒,同样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引发脾胃湿热。

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生活或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南方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感受湿邪,湿邪郁久化热,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胃湿热。不同地区的人群受环境影响不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潮湿,当地人群患脾胃湿热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对于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如矿井下工作的工人,更容易因感受湿邪而引发脾胃湿热。

体质因素

素体脾虚:本身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脾虚则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水湿内停,时间久了就会化热,形成脾胃湿热。儿童由于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素体脾虚的情况相对常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脾胃功能逐渐衰退,也容易出现素体脾虚,进而导致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的鉴别诊断

与脾胃寒湿鉴别

病因方面:脾胃湿热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等导致湿热内蕴脾胃;而脾胃寒湿主要是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内停中焦。例如,脾胃湿热可能是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感受湿热之邪,或者长期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脾胃寒湿则可能是在寒冷季节受凉,或大量食用冷饮、生食等。

症状方面:脾胃湿热以湿热表现为主,如舌苔黄腻、口苦、口渴不欲多饮、身热不扬等;脾胃寒湿则以寒湿表现为主,舌苔白腻,口淡不渴,畏寒怕冷,腹痛喜温喜按等。在年龄差异上,儿童脾胃寒湿可能更多与过食生冷有关,如冬季过多食用冰淇淋等;而脾胃湿热在儿童中可能与饮食辛辣油腻等因素相关。

与肝胆湿热鉴别

病变部位:脾胃湿热病变主要在脾胃,表现为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等;肝胆湿热病变部位在肝胆,除了有胁肋胀痛、黄疸等肝胆症状外,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但肝胆湿热的口苦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常有胁肋部的不适。对于不同性别,肝胆湿热在女性中可能因情志因素等诱发,如长期情绪抑郁的女性,容易影响肝胆气机,进而引发肝胆湿热;而脾胃湿热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相对不明显,但生活方式的影响较为重要。

脾胃湿热的预防与调理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结构:日常饮食应清淡,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苦瓜、薏米等。绿豆可以煮汤饮用,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冬瓜可煲汤,能利水祛湿;苦瓜凉拌或清炒,有清热的作用;薏米可以煮粥,健脾祛湿。对于儿童,可将薏米煮成粥,口感较好且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则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避免过于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可适当增加薏米、山药等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儿童要避免追着喂饭,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因食欲减退等原因而不规律进食。

生活方式调理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热。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跳绳等;老年人可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每周坚持几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居住环境调节: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人群,可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湿度;南方地区的家庭可在梅雨季使用空调除湿功能,保持室内相对干燥的环境,减少湿邪的侵袭。

情志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情绪对脾胃功能有一定影响,长期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人群,都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可通过听音乐、旅游、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例如,青少年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来调节情绪;老年人可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参加社区活动等,以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的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脾胃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二妙丸,黄疸茵陈颗粒,夏桑菊颗粒,藿香正气水,五苓散。以上几种药物都有着非常好的去脾胃湿热的效果。病人一旦感到自己的脾胃湿热,而且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就可以多喝一些藿香正气水,这样效果会更明显,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会更久。病人在平时也需要锻炼身体。
脾胃湿热会引起什么症状?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中医里面脾胃湿热的临床症状主要有:1、脘闷纳呆、腹部胀满、食欲不佳、小便短少、大便溏薄;2、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3、由于湿邪困阻经络,造成肢体困乏;4、如果湿热之邪熏蒸肝胆,就会造成黄疸。
脾胃湿热吃什么好?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食疗。1.薏米红豆粥。薏米和红豆按1:1比例,再加等量大米,吃20多天后,可变为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另一半是大米,粥熬至不稠不稀。2.冬瓜汤。连皮冬瓜加水清炖。3.麦冬。热较重者,可用麦冬熬粥,也可泡到菊花茶里饮用。
脾胃湿热引起的口臭都有哪些症状?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口腔本身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鼻窦炎造成的,但是如果同时你还有口苦溃疡便秘的等,就有可能是脾胃湿热造成口臭的啦。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来治疗脾胃湿热所造成的口臭。比如说藿香正气散的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脾胃湿热引起的口臭有哪些中药?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的患者消化功能不好,不能将食物充分消化,因此就会表现出口臭。脾胃湿热造成的口臭可以用一些中成药来治疗,它们不仅能促进肠胃的消化,有效改善口臭,而且对身体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常用的中成药包括香砂养胃丸、牛黄清胃丸等。
脾胃湿热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腹胀、大便不畅、胃部胀满、不想吃饭、恶心、口干口苦、四肢沉重、口渴不想喝水、吐酸水、口中粘腻等。脾胃湿热多是由于外感湿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虚弱、久居潮湿环境、饮食不规律等原因造成的。可以经过服用些清热利湿的中成药或者是中药来进行治疗。
孩子脾胃湿热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脾胃湿热,必要时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调理脾胃的药物来治疗,并且要注意改善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要注意调整饮食,食疗上可以让孩子吃红枣小米粥,山药薏米粥等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也能吃黄豆芽、绿豆芽、木瓜、山药等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的效果。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患者典型症状主要有:1、腹胀、胃脘部疼痛、胃部灼热感,尤其是在进食甜食后还会出现反酸的症状。2、食欲不振、恶心、口干、口苦、口渴却不想喝水。部分患者还会自觉口甜。3、小便量少、小便颜色深、排尿不畅或排尿困难,大便不畅等。4、全身乏力,尤其以四肢沉重感更为明显,科伴有发热、心烦、舌苔黄腻等症状
虚汗是什么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虚汗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症,主要指由于体虚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 虚汗的产生通常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虚弱密切相关。虚汗的成因多样,包括气虚、阴虚、脾胃湿热等体质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衣物过多、运动过量等外部刺激。其中,气虚多因身体素质差、久病、劳累所致,表现为气短、乏力、头晕
胃火旺喝什么茶
朱培一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胃火旺可以适当喝些绿茶、金银花茶、蒲公英茶等。 1、绿茶 绿茶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缓解疲劳、利尿的作用。胃火旺适当喝些绿茶有利于降胃火,保持胃肠道黏膜。 2、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具有消暑除烦、清热解毒、降胃火的作用,适当喝些有利于改善胃火旺所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不适。 3、蒲公英茶 蒲公英茶具有良
脾胃湿热的症状
杜正光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通常表现为舌苔是黄腻的状态,多数病人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呈糊状,而且粪便容易粘便池。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脘腹胀满、肢体困倦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医清理脾胃中的湿热,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脾胃湿热导致的脱发怎么办
屈双擎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脾虚湿热引起脱发的患者可服用具有清热除湿、健脾除湿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平胃散。脾胃湿热引起脱发的问题属于谢顶,在脂溢性脱发中很常见,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头发油、脸油的症状,有的人会起痤疮,头发会出现瘙痒症状,并伴随头皮屑增多的症状。同时脾虚湿热引起的脱发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口气重、大便干、大便粘等。
脾胃湿热是怎么引起的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一、如果患者脾胃虚弱,这时水谷精微不能得到运行,淤久化热,故而引起湿热表现。二、如果患者平时爱吃辛辣刺激或肥甘厚腻食品,以上食品可以生湿化热,也可以引起脾胃湿热表现。所以脾胃湿热可以由以上原因引起,这时应该给予积极治疗。
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的区别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的区别,由于湿热所蕴的部位不同,所侵扰的经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临床表现。一般情况而言,脾胃湿热主要集中在中间,容易引起胃肠道的反应,出现腹胀、便溏、困重、乏力、食欲差等表现,而肝胆湿热多表现为胸胁部的症状,可以出现胸胁的灼热,存在口干口苦的表现,小便短赤,还有可能出现湿热,随足阙阴、肝经下络,出现外阴湿疹等表现。
脾胃湿热容易哪长痘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脾胃湿热通常会引起脸部、胸部、肩胛等部位长痘,可能是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造成,导致体内积累过多,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皮肤发黄、精神疲惫等症状,首先也可以配合医生服用健脾药进行治疗,恢复期饮食,以温热小米粥为主,病情也可以逐步缓解。脾胃湿热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锻炼,保证有规律作息时间,对于缓解脾胃湿热引起长痘有很好作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