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多种原因致脑细胞功能紊乱的短暂、群集性骨骼肌收缩伴意识障碍的症状,儿童多由发热等引起,成人可因脑部病变等诱发,发作形式多样、有诱因,诊断靠病史、体格及辅助检查,治疗针对诱因,预后因情况而异;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与遗传、脑部疾病等有关,发作形式多样、具自发性反复性,诊断依病史、体格及脑电图等,治疗用抗癫痫药等,预后因人而异,不同人群在各方面有差异需个体化诊疗及注意相关因素。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其发作具有反复性和刻板性特点,即突然发生、自行缓解,且每次发作的表现类似。癫痫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等)等。比如一些患者会反复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典型的癫痫发作表现。
病因方面
惊厥
儿童:多见于发热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体温多在38.5℃以上时容易诱发惊厥,这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另外,也可见于低钙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婴幼儿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可出现低钙惊厥。
成人:可能由脑部急性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引起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惊厥,也可能是中毒(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钠血症等)等因素诱发。
癫痫
遗传因素:约30%的癫痫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如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等具有明确的遗传倾向,基因检测可发现相关的致病基因变异。
脑部疾病:如胎儿期脑部发育异常、新生儿期脑部缺氧缺血、儿童期的脑炎、脑外伤,成人的脑肿瘤、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瘤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等)、颅内感染(如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等,这些脑部病变可破坏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
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严重低血糖时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可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导致癫痫发作;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此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诱发癫痫,如抗精神病药物等。
发作特点
惊厥
发作形式:多为全身性强直性或阵挛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数秒至数分钟。例如高热惊厥时,患儿常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随后可能出现阵挛性抽动,发作时间通常较短。
发作诱因:往往有明确的诱因,如发热、电解质紊乱等,去除诱因后,惊厥发作一般不会频繁出现。比如低钙血症引起的惊厥,纠正低钙后,惊厥发作可得到控制。
癫痫
发作形式:发作形式多样,有全身性发作(如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意识清楚;复杂部分性发作,常伴有意识障碍及自动症等)。而且癫痫发作具有刻板性,每次发作的表现基本相似。例如某患者每次癫痫发作都表现为突然出现左侧肢体的抽搐,然后逐渐扩展至全身,伴有意识丧失,这种表现相对固定。
发作诱因:部分癫痫发作诱因不明显,具有自发性,可在无明显发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突然发作,且癫痫具有反复性,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发作。比如一些特发性癫痫患者,可能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出现癫痫发作。
诊断方面
惊厥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发作前是否有发热、感染等情况,发作时的具体表现(如抽搐部位、持续时间等),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史,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史等。例如对于儿童惊厥患者,要重点询问发热情况及热程等。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体温、神经系统体征等。如高热惊厥患儿体温常明显升高,神经系统查体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但如果是脑部病变引起的惊厥,可能会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病理反射阳性等。
辅助检查:根据情况可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如血钙、血糖、电解质等)、脑电图等检查。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血生化可了解电解质、血糖等指标是否正常;脑电图对于惊厥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惊厥发作时的脑电图可能有异常放电表现,但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癫痫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癫痫发作史,包括发作的具体表现、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发作诱因等,了解患者的出生史(如是否有早产、难产等)、既往病史(如脑部疾病史、全身疾病史等)、家族史等。例如要明确患者第一次癫痫发作的具体情景,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发作时的详细表现等。
体格检查:重点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查看是否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肌力减退、病理反射等,有助于判断脑部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可出现特异性的癫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但一次脑电图检查阴性不能排除癫痫,需要结合多次脑电图检查及长时程脑电图监测等。此外,还可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脑部是否有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萎缩等,有助于明确癫痫的病因。
治疗与预后方面
惊厥
治疗:首先要针对诱因进行处理,如高热惊厥时要积极退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等并发症。如果是低钙血症引起的惊厥,需要补充钙剂,纠正低钙状态。一般来说,单纯由发热等可逆性诱因引起的惊厥,在去除诱因后,预后较好,多数不会反复出现惊厥发作。但如果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惊厥,需要针对脑部病变进行相应治疗。
预后:儿童高热惊厥多数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6岁以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但如果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一定损伤,影响智力等发育。而成人因脑部病变引起的惊厥,预后则取决于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若脑部病变严重,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癫痫
治疗:主要是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癫痫发作,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如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等药物;部分性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等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
预后:癫痫的预后因人而异,特发性癫痫患者如果能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部分患者可以控制发作,甚至停药后不再发作;症状性癫痫的预后则与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有关,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发作,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病情难以控制,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儿童癫痫患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要注意避免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
不同年龄段人群在惊厥和癫痫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儿童与成人在病因、发作特点等方面有不同表现,在临床诊疗中需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癫痫发作可能会有变化,需要特别关注。生活方式方面,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对于惊厥和癫痫患者都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有脑部疾病病史或家族中有癫痫病史等特殊人群,在发生惊厥等情况时需要更加警惕,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