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与脂溢性皮炎是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不同、症状表现差异、治疗方向不同等方面。

1.病因不同
荨麻疹多由过敏反应引发,如食物、药物、花粉或冷热刺激,导致皮肤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脂溢性皮炎则与皮脂分泌过剩、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及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相关,常因熬夜、压力或激素水平变化诱发。
2.症状表现差异
荨麻疹以风团样红斑为主,边界清晰,形态可变,伴剧烈瘙痒,皮疹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作。脂溢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红斑,覆盖油腻性黄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眉弓、鼻唇沟等皮脂腺丰富区域,瘙痒较轻但易脱屑。
3.治疗方向不同
荨麻疹需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控制过敏反应,严重者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脂溢性皮炎则以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洗剂)或抗炎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为主,同时需调整作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
两种疾病均需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若皮疹持续加重或出现水疱、渗液,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