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动脉硬化的好方法是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改善脑部供血等。
1、生活方式干预
脑动脉硬化的基础管理需从日常习惯入手。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日摄入蔬菜不少于500克,减少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加速血管硬化。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同样关键,长期精神压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
2、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合并症,需长期规律用药。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者更低);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形成,但需定期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手术治疗改善脑部供血
对于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切除血管内斑块直接改善血流;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则通过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撑开狭窄血管,适用于无法耐受开放手术者。术后需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并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预防再狭窄。
若出现头晕加重、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脑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