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需通过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清洁、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

1、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
脂溢性皮炎反复发作可能与多种诱发因素相关,比如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过多食用高糖、高脂食物等)、局部马拉色菌感染等。患者需尽量避免这些因素。若本身精神压力大,应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在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要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可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
2、清洁
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每日清洁面部等脂溢性皮炎好发部位,但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早晚各一次即可。比如选择含有酮康唑成分的洁面产品,有一定抑制马拉色菌的作用。使用合适的保湿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皮肤水分充足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减少脂溢性皮炎的发作。可选择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
3、药物治疗
如果脂溢性皮炎发作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例如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但面部等薄嫩部位要谨慎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等)来抗炎止痒;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针对马拉色菌感染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考虑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缓解瘙痒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医生可能会根据脂溢性皮炎的恢复情况,调整外用药物的种类或剂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