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1.一般治疗
若患者合并高血压,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目标为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时的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合适水平,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适当控制等,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不利于脑血管健康。
2.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摄入,低盐饮食可减少高血压发生风险及对脑血管的不良影响,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低糖饮食利于血糖控制,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6g,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的摄入。
3.适当运动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控制体重等,利于脑血管健康,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适合患者自身情况,避免过度运动。
4.戒烟限酒
严格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也会对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
5.药物治疗
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腔隙性脑梗死复发风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具有调脂稳定斑块作用,除了降低血脂外,还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