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耳鸣的穴位可能包括听宫穴、翳风穴、耳门穴、中渚穴、太溪穴等。

1、听宫穴
听宫穴位于耳屏前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按压此穴可改善耳部气血循环,缓解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耳鸣,尤其对突发性耳鸣或听力下降效果显著。操作时用食指指腹轻柔按压1-2分钟,每日重复2-3次,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2、翳风穴
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刺激此穴能调节内耳微循环,对神经性耳鸣伴有头晕症状者效果较好。按摩时用拇指以画圈方式按压,力度以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日2-3次,长期熬夜或精神紧张者适用。
3、耳门穴
耳门穴位于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位主治耳部疾患,对慢性耳鸣伴随听力减退者效果显著。按摩时可用中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持续30秒后放松,配合缓慢深呼吸,高血压患者需谨慎控制力度。
4、中渚穴
中渚穴在手背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此穴位对压力型耳鸣有明显调节作用,尤其适合因情绪紧张诱发的耳鸣。按摩时可用另一手拇指掐按至微感酸胀,每日多次刺激,配合深呼吸可增强效果。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属足少阴肾经。作为肾经原穴,对肾虚型耳鸣伴随腰膝酸软的情况有调理作用。睡前用拇指持续按压该穴位,配合温水泡脚可增强效果,肾阳虚者可用艾灸加强疗效。
耳鸣的穴位按摩需长期坚持,每日2-3次,配合规律作息、避免噪音环境及控制咖啡因摄入。饮食可适量增加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物,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若耳鸣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完善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排除听神经瘤、梅尼埃病等器质性疾病。自行按摩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度导致皮肤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