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有发热、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等。

1.发热
儿童较为明显,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部分儿童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成人急性中耳炎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微发热或没有明显全身症状。
2.耳痛
耳痛是常见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用手抓耳,成人则能明确表述耳痛,疼痛可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在吞咽时耳痛会加重。听力下降也是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听力有所减退,自己说话的声音听着会比平时响亮(自听增强)。还可能出现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等。
3.耳流脓
是慢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脓液可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脓液量多少不等,当合并感染时脓液可呈脓性且有异味。
4.听力下降
一般为轻度到中度听力下降,长期慢性中耳炎可导致听力逐渐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例如,对于儿童急性中耳炎,若考虑细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等药物,但需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合理用药,要注意青霉素过敏等禁忌情况。在急性中耳炎伴有严重耳痛、鼓膜明显充血膨出等情况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的作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2.手术治疗
如果急性中耳炎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出现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并发乳突炎等情况,可考虑行鼓膜切开术等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全身状况,因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中耳炎的治疗和恢复。同时,在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