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以针灸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臂臑穴、阿是穴等。

1.肩髃穴
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此穴可缓解肩关节前侧疼痛及上举困难,针刺时采用平刺或斜刺法(深度1-1.5寸),通过松解肩部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梳头、穿衣等动作受限。
2.肩髎穴
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肩关节后侧疼痛及外展受限,针刺时向关节腔方向斜刺0.8-1.2寸,可有效减轻夜间痛,缓解冈上肌、冈下肌粘连。
3.肩贞穴
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手太阳小肠经。针对肩关节后伸及内旋障碍,直刺1-1.5寸可松解小圆肌、大圆肌挛缩,改善系扣、背包等动作,对病程长伴肌肉萎缩者效果显著。
4.臂臑穴
在三角肌止点稍上方,属手阳明大肠经。适用于肩关节外侧疼痛伴上肢麻木,向上斜刺1-1.5寸可松解三角肌与肱骨大结节粘连,对合并颈椎病放射痛者具双向调节作用。
5.阿是穴
根据患者实际疼痛部位灵活取穴,采用围刺法或透刺法(深度依肌肉厚度调整)。此穴精准作用于病变软组织,对钙化性肌腱炎等特定病变效果突出,配合温针灸可增强消炎镇痛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肩周炎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推拿、拔罐、中药外敷等,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肩部受寒,适当进行肩部功能锻炼,如旋转、拉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