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脑发育迟缓可通过丹佛发育筛查测验等早期识别评估,非药物干预包括运动、语言、认知康复训练,若由疾病因素引起需医疗干预,家庭要给予支持关注,包括保持积极心态、配合训练、关注心理、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一、早期识别与评估
儿童大脑发育迟缓可通过专业的儿童发育评估来早期识别,如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等。该测验会从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会交往等方面对儿童进行评估,若儿童在相应月龄或年龄阶段未达到正常发育里程碑,需引起重视。例如,正常4-5个月的婴儿能主动伸手抓物,若儿童到该月龄仍不能,则可能存在发育迟缓倾向。年龄因素在此非常关键,不同年龄段正常发育指标不同,需依据儿童实际年龄进行针对性评估。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康复训练
1.运动康复
对于大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进行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如对于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环节,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在婴儿期,可通过辅助儿童进行俯卧抬头训练,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对于能独坐的儿童,可进行平衡训练,如让儿童坐在平衡垫上,进行左右摇晃等训练,以促进平衡能力发展。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儿童个体差异较大,需个性化制定训练方案。生活方式上,要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训练,且训练应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精细运动训练也很重要,可通过让儿童进行抓握玩具、搭积木、穿珠子等活动来训练手部精细动作。从简单的抓握较大的玩具开始,逐渐过渡到使用细小的工具进行操作,以促进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语言康复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家长要多与儿童进行交流,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和儿童说话,如指着物品说“这是苹果”等。同时,可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激发儿童的语言兴趣。对于有听力障碍可能影响语言发育的儿童,要及时检查听力并进行干预。年龄较小的儿童语言康复训练要注重互动性,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儿童参与其中,如玩“问答游戏”,家长提问,儿童尝试回答,鼓励儿童发声表达。
3.认知康复
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认知训练,如通过拼图、配对游戏、分类游戏等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拼图游戏能锻炼儿童的空间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配对游戏可让儿童区分不同物品的特征并进行匹配,如颜色配对、形状配对等;分类游戏则帮助儿童理解事物的类别概念,如让儿童将水果和蔬菜进行分类。生活中可利用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认知教育,如在购物时让儿童识别不同的商品类别等。
三、医疗干预相关
若经过评估确定儿童大脑发育迟缓是由某些疾病因素引起,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可能需要进行医疗干预。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通过补充甲状腺素进行治疗,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且要考虑儿童年龄因素,低龄儿童使用药物需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根据指标调整药物剂量。
四、家庭支持与关注
家长在儿童大脑发育迟缓的应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耐心。要配合专业机构的康复训练,在家中也坚持对儿童进行训练。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避免因为儿童发育迟缓而过度焦虑或对儿童产生负面情绪,营造一个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的康复。同时,要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复查,动态评估儿童的发育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