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包括与遗传环境相关表现多样的湿疹、与免疫遗传有关的慢性炎症性银屑病及与皮脂腺等有关青春期高发的痤疮,病因有外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和内部遗传免疫内分泌因素,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皮肤活检,治疗有一般保湿护理、药物针对不同病选用、物理光疗等,特殊人群中儿童用温和药保湿、孕妇选局部外用药、老年人加强保湿排查基础病相关皮肤表现。
一、常见皮肤病类型及特点
1.湿疹:多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如接触过敏原、干燥环境等)相关,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剧烈瘙痒,急性期可有渗出,慢性期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研究显示约15%-20%的儿童和1%-3%的成人受湿疹困扰,遗传因素在湿疹发病中占比约70%。
2.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免疫异常、遗传等有关,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累及全身,全球患病率约0.1%-3%,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占比约30%-50%。
3.痤疮:主要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毛囊口角化异常有关,青春期发病率高,约80%-90%的青少年曾患痤疮,雄激素水平升高是青春期痤疮发生的重要诱因。
二、皮肤病的病因分析
1.外部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摩擦)、化学因素(如化妆品、洗涤剂)、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感染),例如皮肤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可增加患光线性皮肤病的风险,某些接触性化学物质可引发接触性皮炎。
2.内部因素:与遗传、免疫系统功能、内分泌等相关,如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由基因缺陷导致皮肤结构异常,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与机体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三、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颜色、分布等初步判断,如银屑病的鳞屑性红斑具有典型特征。
2.实验室检查:包括皮肤真菌镜检及培养(用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过敏原)、自身抗体检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等,例如斑贴试验可明确80%以上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
3.皮肤活检: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皮损,通过皮肤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如皮肤肿瘤的确诊常依赖活检结果。
四、皮肤病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强调皮肤保湿护理,如湿疹患者需每日使用保湿剂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因素。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皮肤病选择相应药物,如湿疹急性期渗出明显时可外用硼酸溶液湿敷,银屑病可外用维生素D3衍生物或系统使用免疫抑制剂;需遵循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原则,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对机体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3.物理治疗:如紫外线光疗可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等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有效率可达70%-80%,但需注意光疗的剂量控制及可能的皮肤光老化风险。
五、特殊人群皮肤病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薄嫩,易受刺激,患湿疹时需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温和的保湿剂和弱效糖皮质激素为主;注意衣物选择棉质宽松款,减少摩擦对皮肤的损伤。
2.孕妇:孕妇患皮肤病时用药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避免使用系统吸收性强的药物,如痤疮治疗中尽量避免口服异维A酸,因其有致畸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易出现干燥性皮肤病,需加强保湿,同时注意排查基础疾病相关的皮肤表现,如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足部皮肤病变,需密切关注血糖控制及足部皮肤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