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癌可从接种疫苗、积极治疗基础肝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入手。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感染;肝炎患者规范抗病毒治疗;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控脂肪、避霉变)、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高危人群定期用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筛查。
一、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毒感染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及成人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且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也应接种,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从而减少肝癌发生风险。例如,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明显降低。
二、积极治疗基础肝病
肝炎患者管理:对于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癌发生几率。丙型肝炎患者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清除病毒,同样能有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三、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均衡营养:保证饮食中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例如西兰花、苹果等,有助于抗氧化,保护肝脏细胞。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能维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避免过多摄入导致肥胖,而肥胖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0%以内,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应少于总热量的10%。
避免霉变食物:不吃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因为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易引发肝癌。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身体代谢状态,增强免疫力,对肝脏健康有益。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可有效降低患肝癌的风险。对于儿童,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每天1-2小时的玩耍、跑步等,促进身体发育的同时,也有利于肝脏健康。
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损害肝脏细胞,影响肝脏正常功能。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减少烟草对身体各器官包括肝脏的损害。
限酒: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进而增加肝癌发生几率。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10毫升啤酒、5毫升黄酒、30毫升葡萄酒或1.5毫升蒸馏酒)。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应严格戒酒。
四、定期体检筛查
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如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等。一般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肝脏超声检查可直观观察肝脏形态、结构等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例如,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每半年进行一次AFP和肝脏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肝癌。对于儿童中的高危人群,如患有遗传性肝病等情况的儿童,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密切关注肝脏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