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免疫、环境及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相关。遗传有倾向,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善易受损,免疫易失衡致Th2介导反应引发炎症,环境中过敏原、温湿度、衣物材质可影响,微生物群落失衡如细菌定植增多等参与发病。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角质层薄、含水量低、油脂分泌少等特点使其更容易受到损伤。皮肤屏障具有保持水分、抵御外界刺激和过敏原侵入的作用。当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时,如角质层的脂质成分异常、天然保湿因子减少等,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外界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刺激性物质等容易进入皮肤内部,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比如,宝宝接触到尘螨后,尘螨的过敏原成分能够通过受损的皮肤屏障进入机体,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特应性皮炎的症状。
免疫因素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出现免疫失衡。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主导地位。Th2细胞会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促进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会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引发肥大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特应性皮炎的症状。例如,宝宝接触到特定过敏原后,体内Th2免疫反应被激活,一系列免疫反应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皮肤炎症的发生。
环境因素
过敏原接触: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宝宝长期接触尘螨可能引发特应性皮炎。尘螨的粪便、尸体碎片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宝宝接触后容易诱发皮肤炎症。此外,花粉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在花粉季节,宝宝接触花粉后也可能导致特应性皮炎发作。比如,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宝宝外出活动时接触到空气中的花粉,就可能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出现特应性皮炎的相关症状。
温度和湿度变化: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宝宝的皮肤状态。干燥的环境会使宝宝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加重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从而容易诱发特应性皮炎;而过于潮湿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刺激宝宝皮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特应性皮炎。例如,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宝宝的皮肤更容易因缺水而出现问题,增加特应性皮炎的发病风险;在梅雨季节,室内湿度较高,若不注意通风,就容易滋生霉菌等,对宝宝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衣物材质:宝宝的衣物材质如果不合适,如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化纤材质不透气,容易摩擦皮肤,破坏皮肤屏障,进而诱发特应性皮炎。选择棉质等柔软、透气的衣物对于宝宝皮肤健康很重要,因为棉质衣物能够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保持皮肤的干爽舒适,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风险。
微生物因素
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失衡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有关。正常皮肤表面有多种微生物存在,它们与皮肤相互作用,维持皮肤的健康。而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定植增多,这些细菌会刺激皮肤的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同时,皮肤表面的真菌群落也可能发生变化,一些条件致病性真菌的过度生长也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一些毒素和酶,损伤皮肤组织,激活免疫细胞,导致皮肤出现炎症、红斑、瘙痒等特应性皮炎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