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牛奶蛋白过敏

来源:民福康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需从症状表现、病史及喂养史询问、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症状表现有皮肤(湿疹、荨麻疹等)、消化道(呕吐、腹泻、便血等)、呼吸道(流涕、鼻塞、咳嗽、喘息等)症状;病史及喂养史要询问家族过敏史和喂养情况;实验室检查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食物激发试验(金标准),判断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宝宝年龄特点等,有家族过敏史等情况要密切观察,怀疑过敏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症状表现方面

1.皮肤症状:宝宝可能出现湿疹,且湿疹往往比较严重,持续不缓解,甚至可能伴有渗出、结痂等情况;还可能有荨麻疹,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疹,瘙痒明显。例如有研究表明,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中约60%-80%会出现皮肤湿疹表现。

2.消化道症状:常见的有呕吐,可能是频繁的非喷射性呕吐;腹泻,大便性状可能改变,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等;还可能出现便血,大便中带有血丝或鲜血。一般来说,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高,约占40%-60%。

3.呼吸道症状:部分宝宝可能出现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喘息。有临床观察发现,约10%-20%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

二、病史及喂养史询问

1.家族过敏史: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有牛奶蛋白过敏史,尤其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史,那么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会增加。因为过敏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牛奶蛋白过敏史,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概率约为15%-20%;父母双方都有牛奶蛋白过敏史,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概率可高达30%-50%。

2.喂养情况:详细询问宝宝的喂养方式,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了解母亲的饮食情况,母亲是否摄入了牛奶及相关制品;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明确配方奶的类型等。比如完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相关症状,就要高度怀疑与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有关。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牛奶蛋白变应原液体滴于宝宝的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15-20分钟后局部会出现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但该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可能,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宝宝血清中针对牛奶蛋白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来辅助判断是否过敏。如果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宝宝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但同样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因为有些宝宝可能存在IgE阴性的牛奶蛋白过敏情况。

3.食物激发试验:这是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分为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和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让宝宝摄入一定量的牛奶蛋白,然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相关症状;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则是在不知道宝宝摄入的是牛奶蛋白还是安慰剂的情况下进行激发,结果更具客观性。但食物激发试验有一定风险,需要在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并且要做好抢救准备。

温馨提示:对于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判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在考虑各方面情况时,要充分考虑宝宝的年龄特点,不同月龄的宝宝过敏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同时,要关注宝宝的生活方式对症状的影响,比如穿着过厚可能加重皮肤湿疹的瘙痒等。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在喂养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其症状表现,一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期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婴儿期以牛奶为主食,但部分孩子在接触牛奶后,未成熟的免疫系统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当成有害物质,引发身体作出激烈过敏反应。研究发现,若2%-7%的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而部分的孩子在3-5岁后的过敏情况会逐渐消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眼睛过敏是什么原因?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表现出过敏,可能是空气中的异物进入眼睛造成的,比如尘土、飞蛾等;也可能是长时间的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疲劳损伤;或者是化学物质的刺激,可以先去医院进行诊断,之后及时治疗。
过敏性咳嗽怎么治疗啊?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过敏性咳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病人的过敏源是什么,即咳嗽的激发因子是什么。如果明确了过敏源,远离过敏源,就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咳嗽的发生。其次,如果咳嗽严重,有痰的话,可以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或者激素类,因此缓解症状。
为什么一到春天皮肤就过敏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春天过敏主要是考虑可能身体内缺少维生素和钙质造成皮肤新陈代谢紊乱,皮肤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再加上一些花粉、柳絮的接触也容易造成人体皮肤过敏。建议病人平时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尽量防止接触过敏源,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孕妇皮肤过敏怎么办啊?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皮肤过敏,瘙痒症状较重者,可以采用炉甘石洗剂擦涂,缓解瘙痒不适的症状。同时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防止食用鸡蛋、鱼、虾等食物,避免加重过敏反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穿着,室内定期进行通风,防止用手抓挠瘙痒部位。
十个月宝宝吃虾过敏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个月宝宝吃虾表现出过敏症状,家长一定要停止给孩子吃虾,如果过敏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出了休克,呼吸困难,还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吃一些不易过敏的食物,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需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测一下过敏源,在生活中远离过敏原。在孩子过敏期间,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用手去
过敏性眼部是什么症状?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过敏最多见的症状是视觉扭曲、视力丧失和中央黑斑。黄斑位于视网膜的后极,这是一个没有血管的中空区域。它因富含黄色色素而得名,是视网膜最敏感的部分。多见的黄斑疾病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等。
打破伤风针十五天过敏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破伤风针中的抗毒素,很容易造成人体过敏,可表现出皮疹、风团、发热,局部不适等过敏现象,不及时治疗,还会造成严重发热、水肿甚至休克等严重过敏现象。表现出过敏反应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并系统治疗。
皮肤过敏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从理论上讲,如果具有过敏体质可以遗传给子代,但并非绝对。过敏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特性,和后天的环境等多方面有关,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需要平衡膳食结构,防止进食辛辣刺激以及水产品类,包括鱼虾蟹等。注意皮肤的保湿护理配合使用护肤品类,以改善肤质。
螨虫过敏皮肤痒怎么办?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螨虫过敏皮肤痒时要进行对症治疗,去除病因。平时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居室杂物保持室内清洁注意卧室、仓库、货柜、谷物通风干燥。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澡更衣被褥衣物常在日光下曝晒,尽量防止接触毛皮制品注意面部清洁,不要共用脸盆、毛巾等,这样就会远离螨虫的侵扰。
身上过敏会引起发烧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过敏一般是不会造成发烧的,严重过敏时可能会有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灼痛等症状,但是多般不会影响体温,病人不会发烧。轻微的局部过敏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缓解症状,严重的则需到医院去进行治疗。过敏多般是由于局部接触造成的,因此一定要防止接触过敏源。
什么是牛奶蛋白过敏湿疹
谭美珍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以出现皮肤的表现,即为湿疹,俗称为奶癣。但是除了皮肤的表现外,还有其它的表现,比如表现在胃肠道,出现呕吐、吐奶、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症状。表现在呼吸道,可能会出现没有原因的咳嗽、流鼻涕,甚至是喘息等症状。所以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不一定出湿疹,有湿疹也不一定是牛奶蛋白过敏。
什么是小孩牛奶蛋白过敏
谭美珍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孩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而造成的,症状主要有呕吐、吐奶、肚子痛、腹胀、便秘、便血等。小孩牛奶蛋白过敏首先应停止喂养,如果孩子出现皮疹、风团、斑块、红斑等症状,就应及时进行治疗。
牛奶蛋白过敏饮食要注意什么
韦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牛奶蛋白过敏,饮食上首先要注意回避含奶的制品,在添加辅食时,也要注意过敏原的回避。添加辅食的一般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简单到复杂。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如果出现皮疹或是腹泻、呕吐等症状,还应及时进行治疗。
喝酒过敏痒怎么解决
汪治国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甲
喝酒过敏痒,根据症状轻重,采用外用药物或者系统用药治疗。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局限,瘙痒症状不是很重,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乳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过敏、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但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或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怎样治疗脸部皮肤过敏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脸部皮肤过敏,治疗方式如下:第一、不要选择刺激性大的护肤品,尤其不能使用含有果酸、水杨酸的产品,暂时不用美白产品。第二、选择专业的医学护肤品来缓解症状,症状明显时局部配合冷敷,缓解红肿瘙痒。第三、暂时只用温开水洗脸,不使用洁面乳,减少刺激。第四、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来缓解瘙痒症状。
过敏可以用芦荟胶吗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出现过敏症状时,最好不要随意的使用芦荟胶,因为芦荟胶本身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而且敏感肌肤可能会对芦荟胶的成分过敏,会加重过敏症状。出现过敏反应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湿敷,适当的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且还要及时检查引起过敏的原因,之后再进行治疗,平时避免随意使用化妆品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