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是特定病因引发的面神经炎症性疾病,起病急,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病因与面神经受风寒侵袭、病毒感染有关,主要靠典型表现及排除颅内其他病变诊断;面瘫范畴更广泛,由多种原因引起,不同病因致面瘫有不同表现及特点,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外伤等导致的面瘫各有其伴随症状及病因特点,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鉴别不同病因致面瘫以与面神经炎区分。
面瘫:是一种临床表现,是指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外伤等,其范畴更广泛,涵盖了多种病因导致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健康状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面瘫,比如脑血管疾病导致的面瘫常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者风险更高;外伤导致的面瘫则可见于各年龄段,有明确头部或面部外伤史人群易发生。
临床表现特点
面神经炎:通常起病较急,患者往往在晨起洗脸、漱口时发现一侧面部动作不灵、口角歪斜。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气和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一般而言,单纯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瘫,若病情较轻,经过及时恰当处理,多数患者可在数周或1-2个月内恢复,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面瘫(广义):不同病因导致的面瘫临床表现虽有相似之处,即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但不同病因还有其各自特点。例如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面瘫,常伴有相应脑部病变的表现,如脑梗死患者可能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症状;颅内肿瘤导致的面瘫,可能会伴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颅内压增高及肿瘤压迫相关神经组织的表现;外伤导致的面瘫,多有明确外伤史,可能同时伴有头部外伤的其他表现,如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相关表现等。
病因差异
面神经炎: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面神经遭受风寒侵袭、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有关。寒冷刺激可使面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病毒感染可直接侵犯面神经,引起神经的炎症反应。
面瘫(广义):病因多样,除面神经炎外,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因之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可促使脑血管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面神经相关中枢通路受损而出现面瘫;颅内肿瘤会逐渐生长压迫面神经,使其传导功能受阻;头部外伤直接损伤面神经或相关神经通路也可引发面瘫。
诊断与鉴别诊断
面神经炎: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起病的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结合病史中可能存在的受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等可初步诊断。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可初步判断,必要时可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以排除颅内其他病变。
面瘫(广义):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例如怀疑脑血管疾病导致的面瘫,需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明确脑部病变情况;怀疑颅内肿瘤导致的面瘫,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外伤导致的面瘫则通过头部外伤史及头部影像学检查(如CT)明确外伤情况及面神经损伤情况等,通过多种检查手段鉴别不同病因引起的面瘫,从而与面神经炎进行区分,因为不同病因的治疗及预后不同,准确鉴别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