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塞表现多样,常见症状有共济失调(平衡与肢体协调障碍)、眩晕、眼球运动障碍;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老年人症状隐匿不典型,中青年症状相对典型;伴随头痛、恶心呕吐;体征有神经系统体征如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阳性、肌张力改变等。
一、常见症状
1.共济失调
平衡障碍: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小脑梗塞患者常出现站立不稳、行走时步态蹒跚,像醉酒步态,这是因为小脑无法准确调节肌肉的张力和运动的协调性,导致身体平衡控制功能受损。例如,在行走过程中,患者难以保持直线行走,左右摇晃明显。
肢体协调障碍:表现为精细动作困难,如拿东西时,手指不能准确地对捏物品,写字不工整等。这是由于小脑不能有效地协调肢体各部分肌肉的运动,使得肢体的运动失去精准性。比如用筷子夹菜时,动作笨拙,难以准确夹取到目标食物。
2.眩晕
是小脑梗塞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这是因为小脑与前庭系统关系密切,小脑病变影响了对前庭信息的整合处理,导致平衡觉和空间觉紊乱。眩晕往往比较剧烈,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这是由于眩晕刺激了前庭神经核,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
3.眼球运动障碍
可出现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这是因为小脑病变影响了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传导通路,导致眼球运动的协调性被破坏。例如,患者向一侧注视时,眼球震颤会更加明显。
还可能出现复视,即看东西有重影,这是由于双侧眼球运动不能协调一致,导致视网膜上的成像不能准确重合。
二、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1.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小脑梗塞后上述症状可能会更加隐匿或不典型。除了常见的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外,可能更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掩盖小脑梗塞的部分症状,或者使症状加重。例如,老年人可能在原有步态不稳的基础上,小脑梗塞后步态不稳进一步加重,同时合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头晕症状更加频繁和严重。
2.中青年
中青年患者如果既往身体健康,小脑梗塞后症状相对较为典型。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因为中青年身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一旦发病,由于病变对小脑功能的影响,会迅速出现较为突出的运动协调和平衡方面的问题。比如中青年平时运动能力较好,患病后很快会发现自己在运动和平衡方面出现明显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伴随症状
1.头痛
部分小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颅内压升高或者病变刺激脑膜等结构引起。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胀痛,有的为刺痛等。例如,当小脑梗塞导致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就可能引发头痛。
2.恶心、呕吐
如前所述,眩晕刺激前庭神经核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尤其是在眩晕剧烈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较为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状况。
四、体征表现
1.神经系统体征
指鼻试验阳性:让患者伸出食指,指尖依次触碰自己的鼻尖,小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动作不准确,指尖不能准确触及鼻尖,或者在触及鼻尖过程中出现摇晃、偏离等情况。
跟-膝-胫试验阳性:患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足跟置于另侧膝盖上,然后沿胫骨前缘下滑,小脑梗塞患者无法准确完成这一动作,表现为足跟不能准确放在膝盖上,或者下滑过程中出现偏离、不稳等情况。
肌张力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被动活动时阻力减小。这是因为小脑病变影响了对脊髓前角细胞的调控,导致肌肉的紧张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