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眩晕症有眩晕感(突发性旋转性、与体位有关)及伴随症状(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其原因包括内耳疾病(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神经系统病变(脑梗死、颅内肿瘤)及其他因素(精神心理、药物副作用)。
一、神经性眩晕症的症状
(一)眩晕感
1.发作特点:多为突发性的旋转性眩晕,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在围绕自己旋转,发作时持续时间不等,可为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数天。例如,部分患者可能每次发作持续十几分钟到数小时,而有些患者发作可持续数天。
2.与体位的关系:头部运动可能会使眩晕症状加重,比如患者在卧位翻身、坐起或站立等体位改变时,眩晕感明显加剧。
(二)伴随症状
1.耳鸣及听力下降:约半数神经性眩晕症患者会出现耳鸣症状,耳鸣多为持续性的嗡嗡声、鸣声等,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听力下降,早期可能是轻度的听力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听力下降可能会逐渐加重,在儿童群体中,神经性眩晕症导致的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等。
2.恶心、呕吐:眩晕发作时常常伴随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眩晕刺激了内耳的平衡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尤其在老年患者中,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平衡失调:患者会感觉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在行走时可能会向一侧偏斜,儿童由于平衡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平衡失调可能会增加其摔倒受伤的风险,需要家人特别关注和照顾。
二、神经性眩晕症的原因
(一)内耳疾病
1.梅尼埃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内耳膜迷路积水会影响内耳的平衡功能和听觉功能,从而引发神经性眩晕症。这种疾病多见于中青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患者往往有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2.前庭神经炎:通常是由于前庭神经遭受病毒感染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病毒可能会侵袭前庭神经,导致前庭神经发炎,引起眩晕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较急,眩晕症状较为严重。
(二)神经系统病变
1.脑梗死:当供应内耳或前庭神经相关脑部区域的血管发生梗死时,会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影响神经功能,从而引发神经性眩晕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等神经系统症状。
2.颅内肿瘤:如听神经瘤等颅内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压迫前庭神经等相关神经结构,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眩晕症状。听神经瘤多见于成年人,早期可能仅有耳鸣、听力下降等表现,随着肿瘤增大,会出现眩晕、面部麻木等症状。
(三)其他因素
1.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状态可能会诱发神经性眩晕症。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处于长期精神紧张的状态,这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引发眩晕症状。尤其在女性群体中,由于情绪相对敏感,更容易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神经性眩晕症。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神经性眩晕症的发生,例如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损害内耳的毛细胞等结构,影响听力和平衡功能;抗癫痫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副作用,其中包括眩晕等。在儿童使用药物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性较差,更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眩晕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