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会通过代谢功能改变、营养摄入障碍、机体消耗增加等导致患者消瘦,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衰退等瘦得更快,儿童患者因生长发育需高营养且受影响更易消瘦,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营养支持措施。
一、代谢功能改变
脑梗塞会影响大脑中调节食欲、代谢等相关神经中枢的功能,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例如,脑梗塞可能使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甲状腺激素等与代谢密切相关的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氧化产热,调节新陈代谢,其分泌减少会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不,实际上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代谢率变化,若脑梗塞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使机体代谢率下降?不对,重新梳理:脑梗塞后,脑部病变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比如下丘脑功能受损可能影响食欲素等神经肽的分泌,食欲素与能量代谢、食欲调节有关,其分泌异常可导致患者进食减少。同时,脑梗塞后患者活动量明显减少,进一步使得机体能量消耗降低,但由于进食可能因吞咽困难等问题减少,从而造成体重下降、消瘦加快。例如有研究发现,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由于活动受限,能量消耗减少,而如果同时存在进食量不足的情况,就会出现体重快速减轻的现象。
二、营养摄入障碍
1.吞咽困难:脑梗塞可能累及吞咽中枢或支配吞咽肌肉的神经,导致吞咽困难。患者进食时容易出现呛咳,进而不敢正常进食,使得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比如脑梗塞发生在脑干等部位时,更容易影响吞咽功能,患者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大幅减少,长期如此就会造成体重下降、消瘦。据临床统计,约30%-50%的脑梗塞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这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消瘦的重要原因之一。
2.认知障碍:部分脑梗塞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能会影响患者对自身饥饿感的感知,或者不知道如何合理进食,从而导致进食量减少。例如一些老年脑梗塞患者,本身认知功能就有所下降,再加上脑梗塞的影响,更容易出现进食减少的情况,长期下来营养摄入不足,体重逐渐减轻。
三、机体消耗增加
脑梗塞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为了修复受损组织、对抗疾病,会增加能量消耗。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也会使机体代谢加快,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比如脑梗塞引发的炎症介质释放会刺激机体的代谢活动,导致蛋白质分解加速等情况,使得身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而如果营养补充不及时,就会出现消瘦的现象。有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时,机体的应激反应会使静息能量消耗比正常情况增加10%-20%左右,长期的高消耗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来补充,就会导致体重快速下降。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脑梗塞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就处于衰退状态,脑梗塞对其机体的影响更为明显。他们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吞咽困难和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同时应激状态下的代谢变化也更为显著,所以老年脑梗塞患者瘦得快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在护理老年脑梗塞患者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比如可以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儿童患者:儿童脑梗塞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更高。脑梗塞对儿童机体代谢、营养摄入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严重干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体重增长异常甚至消瘦。儿童脑梗塞患者需要在保证治疗脑梗塞的同时,由专业的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并且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