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时阴道出血可能由妇科疾病或易混淆的肛门直肠疾病引起,妇科疾病相关有宫颈病变(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阴道病变(阴道损伤、阴道癌);肛门直肠疾病相关易混淆情况有直肠息肉或直肠癌、痔疮。出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肛门直肠检查等明确出血来源,不同年龄患者就医侧重点不同,儿童出现需高度重视。
一、可能的原因
(一)妇科疾病相关
1.宫颈病变:
宫颈息肉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宫颈息肉是宫颈黏膜的良性增生,质地较脆,大便时腹压增加可能导致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这种出血一般为鲜红色,量较少,可在大便后发现阴道有少量出血。从临床研究来看,宫颈息肉在妇科门诊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更容易发生。
宫颈癌也可能出现大便时阴道出血的情况,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变得脆弱且血管丰富,当大便时腹压传导至宫颈部位,就可能引起肿瘤组织的血管破裂出血,这种出血可能会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增多,且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2.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其表面的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且血供丰富,大便时腹压增加可导致肌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阴道出血,同时可能伴有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症状。临床统计显示,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肌瘤相对更容易引起阴道出血等症状。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但也有少数发生在围绝经期及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癌组织脆弱,大便时腹压变化可能导致内膜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可在大便时诱发,同时可能伴有阴道排液增多,液体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有异味等。
3.阴道病变:
阴道损伤,比如有粗暴性生活史或者进行阴道检查、放置阴道栓剂等操作时造成阴道黏膜损伤,在大便时腹压增加的情况下,损伤部位可能再次出血,表现为阴道出血,这种情况一般有明确的外伤史可寻。
阴道癌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出现大便时阴道出血的情况,阴道癌组织侵犯血管,大便时腹压变化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可能伴有阴道肿物、疼痛等表现。
(二)肛门直肠疾病相关但易混淆的情况
1.直肠息肉或直肠癌:
直肠息肉患者大便时,粪便摩擦息肉表面可能导致出血,血液一般附着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而直肠癌患者除了大便带血外,还可能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等,肿瘤晚期可能出现消瘦、腹痛等症状。但需要注意与阴道出血相鉴别,直肠疾病导致的出血一般肛门局部可有相应表现,而阴道出血是来自阴道内。
2.痔疮:
内痔尤其是Ⅲ度、Ⅳ度内痔,大便时腹压增加可导致内痔静脉丛破裂出血,血液一般是鲜红色,滴沥而下或喷射状出血,但这种出血是来自肛门,需要与阴道出血区分开来。可通过观察出血来源及进行肛门指诊等检查来鉴别。
二、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大便时阴道出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宫颈涂片(TCT)、HPV检测等,对于可疑宫颈病变的患者可能还会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于肛门直肠相关情况可能会进行肛门指诊、直肠镜等检查,以明确出血的来源。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就医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需要首先排除妊娠相关导致阴道出血的可能,绝经后女性出现这种情况则更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对于儿童出现大便时阴道出血的情况非常罕见,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可能涉及先天发育等异常情况,要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