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可通过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初步判断,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会升高但多低于350U/mL,不同年龄患者检查表现等有差异,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会对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
对于有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妇科双合诊时可发现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较硬,有压痛,经期压痛更明显。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子宫肌层增厚,在双合诊检查时能通过触诊感知子宫的质地和大小变化以及压痛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子宫的大小和质地可能因病程等因素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子宫增大程度相对较轻,而年长患者可能增大更明显。
2.妇科三合诊
三合诊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子宫后方、直肠子宫陷凹等部位的情况,对于判断子宫腺肌症是否累及子宫后壁等周围组织有帮助。例如,当子宫腺肌症累及子宫后壁时,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后壁与直肠之间的粘连等情况,这对于全面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可能子宫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与一般人有所不同,需要通过三合诊仔细排查。
二、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超声表现:
经腹部或经阴道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子宫腺肌症的B超典型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经阴道B超由于探头更接近子宫,分辨率相对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的细微结构。在B超下可以看到子宫肌层内有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这些是由于异位的内膜腺体和间质导致的局部组织变化。不同年龄的女性,子宫的B超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患者的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程度可能相对较轻,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进展,不均匀程度可能加重。
意义:B超检查可以初步筛查子宫腺肌症,并且能观察子宫大小、肌层情况等,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例如,通过测量子宫的前后径、横径等指标,可以了解子宫增大的程度,这对于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有指导意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可能会影响子宫的B超表现,需要结合患者的用药史综合判断。
2.MRI检查
MRI表现: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MRI图像上,子宫腺肌症表现为子宫肌层内可见边界不清的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的病灶,这是由于异位内膜组织的出血、纤维化等改变导致的信号变化。MRI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子宫腺肌症病变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一些B超检查不太能明确诊断的复杂病例,MRI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不同年龄的患者,MRI表现的细节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的子宫肌层退变等情况可能会影响MRI信号的解读,需要专业医生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三、血清CA125测定
1.指标变化
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会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多低于350U/mL。CA125是一种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中,由于异位内膜组织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不同年龄的患者,血清CA125的基础水平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的基础水平可能相对较低,而随着年龄增长,CA125水平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子宫腺肌症患者的CA125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比如病情较重的患者CA125升高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是否有运动习惯等可能对CA125水平影响较小,但如果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如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CA125升高,需要注意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