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是否需要做手术需综合囊肿性质、大小、患者症状、年龄及生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判断。生理性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可定期复查;病理性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有症状、年轻有生育需求但囊肿有恶变倾向或老年患者等多需手术,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无生育需求者视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一、囊肿性质
1.生理性囊肿
多见于育龄女性,与月经周期有关。例如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一般直径小于5厘米,多数可在2-3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失,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可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变化情况。对于月经规律的女性,可在月经干净后再次复查超声,了解囊肿是否缩小或消失。
2.病理性囊肿
赘生性囊肿: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多为单侧,呈圆形,直径常大于5厘米,且持续存在。这类囊肿有恶变可能,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考虑行囊肿剥除术,保留卵巢功能;对于无生育需求的年龄较大患者,可能需要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非赘生性囊肿: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患者多有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等症状。如果囊肿较小,症状不明显,可先药物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痛经等症状;但如果囊肿较大(直径大于5厘米)、反复痛经且药物治疗无效、有生育要求但不孕等情况时,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等。
二、囊肿大小
1.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
生理性囊肿可能性大,可定期复查超声,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但如果是病理性囊肿,也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即使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卵巢肿瘤恶变风险增加。
2.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
不管囊肿性质如何,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较大的囊肿发生扭转、破裂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例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急腹症,较大的囊肿更易发生蒂扭转,一旦发生蒂扭转,可导致卵巢缺血坏死,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三、患者症状
1.无症状患者
对于生理性囊肿且无症状的患者,可定期随访观察。但对于病理性囊肿无症状患者,也需要根据囊肿性质、大小等综合判断。如果是赘生性囊肿,即使无症状,由于有恶变可能,也多建议手术;如果是巧克力囊肿,无症状但囊肿有增大趋势,也需要考虑手术。
2.有症状患者
如出现腹痛、腹胀、月经紊乱等症状的卵巢囊肿患者。腹痛可能是囊肿扭转、破裂或感染等引起,腹胀可能是囊肿较大压迫肠道等引起。出现这些症状时,多需要手术治疗来明确诊断并解决症状。例如因卵巢囊肿扭转出现急性腹痛的患者,需急诊手术,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四、患者年龄
1.年轻患者
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在考虑手术时更要注重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方式尽量选择囊肿剥除术,避免过度切除卵巢组织影响日后生育。但如果囊肿恶变可能性大,即使年轻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根治性手术。
2.老年患者
年龄较大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但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尤其是有恶变倾向的囊肿,即使年龄大也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恶变可能危及生命。此时手术方式可能会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患侧附件切除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
五、生育需求
1.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尽量选择对卵巢功能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如卵巢囊肿剥除术,以保留正常卵巢组织,提高受孕几率。在手术前后,需要做好生育相关的评估和准备,术后需要监测排卵等情况来指导受孕。
2.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患侧附件切除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避免囊肿复发及恶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