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需从皮肤清洁与保湿、穿着护理、环境控制、避免刺激因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护理,清洁频率每周2-3次、用温和产品,洗澡后及时保湿;衣物选纯棉宽松;室内温度22-25℃、湿度50%-60%,避免过敏原;避免搔抓和接触刺激性物质;早产儿和有过敏家族史婴儿需更特殊护理。
清洁产品选择:应选用温和无刺激、弱酸性的婴儿专用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沐浴产品。
保湿方法:洗澡后要及时为婴儿涂抹保湿霜,选择含有神经酰胺、凡士林等成分的保湿产品,能够有效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湿润。保湿霜要多次涂抹,每天可根据皮肤干燥情况涂抹3-5次。对于干性皮肤的婴儿尤其要注重保湿,因为干燥的环境会加重湿疹症状;而对于皮肤容易出油的婴儿,也需要选择适合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油平衡。
穿着护理
衣物材质选择:婴儿的衣物应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材质。纯棉材质的衣物能够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有助于湿疹皮肤的恢复。在不同季节,要根据气温选择合适厚度的纯棉衣物,夏季选择轻薄透气的纯棉短袖、短裤;冬季选择纯棉的厚睡衣、厚外套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厚,以免婴儿出汗加重湿疹。
衣物穿着原则:衣物穿着要宽松,避免过紧的衣物束缚皮肤,影响皮肤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紧的衣物会摩擦湿疹部位,导致瘙痒加重,甚至引起皮肤破损。所以要选择宽松的婴儿服装,比如宽松的连体衣、宽松的上衣搭配宽松的裤子等。
环境控制
温度和湿度控制: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婴儿皮肤保持良好状态,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使婴儿出汗增多,刺激湿疹部位;过低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皮肤干燥,加重湿疹。对于有婴儿湿疹的家庭,可使用空调和加湿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使用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在干燥的冬季,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
避免过敏原:要注意避免婴儿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勤换床单、被罩,使用防螨床品。可以每周用热水清洗婴儿的床单、被罩等,使用吸尘器清洁室内灰尘。对于容易过敏的季节,如春季花粉较多时,尽量减少婴儿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
避免刺激因素
避免搔抓:婴儿由于皮肤瘙痒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湿疹部位,要注意修剪婴儿的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抓伤皮肤,引起皮肤感染。可以给婴儿佩戴棉质的手套,防止搔抓。家长要时刻关注婴儿的行为,当发现婴儿有搔抓湿疹部位的倾向时,及时转移其注意力。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要避免婴儿接触肥皂、洗涤剂等刺激性物质。在清洁家居环境时,尽量使用婴儿专用的清洁剂,减少化学物质对婴儿皮肤的刺激。如果婴儿需要接触一些可能有刺激性的物质,如新装修房间的气味等,要尽量避免,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的皮肤更加娇嫩,护理时要更加轻柔。在清洁和保湿方面,要选择更加温和的产品,且保湿频率可能需要更高。因为早产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发育更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加重湿疹。在穿着方面,要选择更加柔软、精细的纯棉衣物,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这类婴儿患湿疹的风险较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严格地避免接触过敏原。除了常规的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外,还要注意观察婴儿对食物等其他过敏原的反应,如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人工喂养的婴儿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特殊配方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