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结节的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焦油类制剂、免疫调节剂)、物理治疗(如液氮冷冻、激光治疗)、全身治疗(如抗组胺药物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特殊全身治疗),还有一般护理措施(皮肤清洁及衣物被褥处理)来减轻症状、防止复发及感染等。
一、局部药物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疥疮结节的瘙痒、红肿等症状。例如,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可通过与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结节较小、炎症反应相对较轻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需选择弱效或中效且含糖皮质激素浓度合适的制剂,以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二)焦油类制剂
1.作用机制:煤焦油等焦油类制剂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痒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功能等发挥作用。
2.适用情况:可用于疥疮结节的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儿童使用时需注意制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接触到眼睛等敏感部位。
(三)免疫调节剂
1.作用机制:如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减轻疥疮结节的炎症反应。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包括儿童等特殊人群,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二、物理治疗
(一)液氮冷冻治疗
1.作用机制:利用液氮的低温使结节组织坏死、脱落。通过低温破坏结节内的细胞结构,诱导细胞凋亡等过程来达到治疗目的。
2.适用情况:对于较大的疥疮结节可考虑液氮冷冻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但儿童进行冷冻治疗时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避免过度冷冻造成损伤,治疗后要加强局部护理,防止感染。
(二)激光治疗
1.作用机制:特定波长的激光可针对疥疮结节组织进行选择性破坏,通过光热效应使结节组织凝固、坏死。
2.适用情况: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疥疮结节可采用激光治疗,不同年龄人群的适用性有所不同,儿童进行激光治疗时需严格掌握激光参数,确保安全,治疗后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三、全身治疗
(一)抗组胺药物
1.作用机制:通过拮抗组胺受体来缓解疥疮结节引起的瘙痒症状,常用的有氯雷他定等。可竞争性结合组胺H1受体,阻断组胺介导的瘙痒信号传导。
2.适用情况:所有年龄人群均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来减轻瘙痒,但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避免嗜睡等不良反应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二)其他特殊情况的全身治疗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果患者合并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等疾病时,在治疗疥疮结节时,除了针对结节本身的治疗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调整免疫状态。此时在使用局部药物或物理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和全身情况,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四、一般护理措施
(一)皮肤清洁
1.方法: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过度搔抓皮肤。对于儿童,要注意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选择刺激性小的沐浴产品。
2.意义:清洁皮肤可减少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防止继发感染,同时也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减轻瘙痒等不适。
(二)衣物被褥处理
1.方法:患者的衣物、被褥等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可采用热水烫洗(水温在50℃以上)、阳光暴晒等方法。儿童的衣物被褥要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与成人衣物混合清洗造成交叉污染。
2.意义:疥疮疥螨可在衣物被褥上存活,彻底处理可防止再次感染,巩固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