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是皮肤炎症性疾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有多种症状,接触性皮炎因接触外物致接触部位红斑丘疹等,脂溢性皮炎好发皮脂腺丰富区与皮脂分泌等相关有红斑伴油腻鳞屑等,特应性皮炎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儿童多见有皮肤干燥等特点,病因各有不同,症状表现各异,诊断依病史等,治疗分一般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皮炎是皮肤的炎症性疾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瘙痒等多种症状,可累及不同年龄段及身体部位。
二、分类及特点
(一)接触性皮炎
由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引发,常见过敏原包括化妆品、金属(如镍)、植物(如漆树)等。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可有水疱、渗出,边界清晰。
(二)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域,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等。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相关,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盖油腻性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三)特应性皮炎
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儿童多见。具有皮肤干燥、剧烈瘙痒、湿疹样皮疹等特点,易反复发作,常因干燥环境、过敏原刺激(如尘螨、花粉)等诱发加重。
三、病因分析
(一)接触性皮炎
主要是皮肤接触外源性致敏原或刺激物,如化学物质、某些植物等,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
(二)脂溢性皮炎
与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繁殖、遗传因素及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皮脂分泌增多为基础,微生物感染等加重炎症反应。
(三)特应性皮炎
遗传因素是重要基础,患儿常具有特应性体质,同时环境因素如干燥气候、接触过敏原(如尘螨)、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四、症状表现
(一)接触性皮炎
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轻者为淡红斑,重者有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可渗出、糜烂,伴有瘙痒或灼痛。
(二)脂溢性皮炎
头皮部位可见油腻性脱屑、红斑,严重时可结痂;面部受累表现为眉间、鼻唇沟等部位红斑、鳞屑;胸背部可见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
(三)特应性皮炎
皮肤干燥是基础表现,随病情进展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剧烈瘙痒导致患儿搔抓,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儿童期皮疹好发于肘窝、腘窝等部位。
五、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病史(如接触史、家族过敏史等)、典型症状体征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进行斑贴试验(用于接触性皮炎过敏原检测)、真菌镜检(排除真菌感染导致的类似皮疹)等检查辅助诊断。
六、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避免诱因,如接触性皮炎需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特应性皮炎患儿需注意皮肤保湿,选择温和护肤品;脂溢性皮炎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油脂分泌。
(二)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为主,接触性皮炎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弱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儿童及面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脂溢性皮炎可外用抗真菌制剂(如酮康唑乳膏)联合糖皮质激素;特应性皮炎外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配合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系统用药方面,接触性皮炎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特应性皮炎瘙痒剧烈时可使用抗组胺药,必要时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掌握指征)。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特应性皮炎儿童需重视皮肤保湿,选择无刺激的保湿产品,避免搔抓,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低龄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温和外用药物,避免强效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面积使用。
(二)孕妇
接触性皮炎孕妇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可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对症处理。
(三)老年人
脂溢性皮炎老年患者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加重病情,可适当使用温和的控油、保湿产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外用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