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保守治疗包括药物保守治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期待保守治疗,涉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因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宜保守治疗,老年患者、吸烟饮酒、有输卵管或盆腔炎症病史者需特殊关注及处理。
一、药物保守治疗
1.甲氨蝶呤(MTX)
作用机制:甲氨蝶呤是常用的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的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其作用机制是作为叶酸拮抗剂,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四氢叶酸的合成,干扰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滋养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适用情况:一般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具体要求为: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妊娠囊直径≤4cm;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000U/L;无明显内出血。
2.米非司酮
作用机制: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拮抗剂,能竞争结合孕酮受体,阻断孕酮的活性,使妊娠蜕膜坏死、出血,胚胎组织死亡。
适用情况:常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用于宫外孕的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符合上述甲氨蝶呤适用情况中部分条件的患者,可协同甲氨蝶呤增强杀死胚胎、促进胚胎组织吸收的效果。
二、期待保守治疗
1.适用人群及观察内容
适用人群:适用于少数病情稳定、血β-HCG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无明显腹痛等症状的宫外孕患者。例如,一些血β-HCG水平很低,如<100U/L,且超声检查提示妊娠包块很小,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迹象的患者。
观察内容: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观察腹痛情况,是否有腹痛加重等表现;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一般要求2-3天监测一次,观察其下降情况;同时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妊娠包块的变化情况。如果在观察过程中血β-HCG水平持续不降或反而上升,或者出现腹痛加剧、腹腔内出血等情况,则需要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三、影响因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年轻患者: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守治疗更具优势,因为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输卵管的功能,为以后的生育创造条件。但年轻患者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即使保守治疗成功,也需要关注输卵管是否完全恢复正常,以防再次发生宫外孕。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在进行保守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为药物代谢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更密切监测血β-HCG水平和肝肾功能等指标,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患者: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可能不利于宫外孕保守治疗过程中胚胎组织的吸收和恢复。吸烟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戒烟,因为吸烟可能会增加保守治疗失败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身体的整体恢复。
饮酒患者:饮酒会加重肝脏等器官的负担,而保守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可能需要通过肝脏代谢,饮酒可能会干扰药物的代谢过程,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宫外孕保守治疗期间需要避免饮酒。
3.病史因素
有输卵管手术史患者:这类患者输卵管结构或功能可能已经受到影响,发生宫外孕的风险较高,在进行保守治疗时,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输卵管手术史可能导致输卵管通而不畅等情况,即使进行保守治疗,胚胎组织吸收后输卵管恢复正常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可能更高。
有盆腔炎症病史患者:盆腔炎症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宫外孕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输卵管炎症是否会进一步影响胚胎吸收后的恢复情况,同时在治疗后也需要积极治疗盆腔炎症,以降低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