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晚期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转移相关症状。局部症状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交替)和粪便性状改变(变细、带血或黏液);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和贫血;转移相关症状包括肝转移(肝区痛、黄疸、腹水)、肺转移(咳嗽咳痰、呼吸困难)、骨转移(骨痛、病理性骨折)。
一、局部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直肠癌晚期患者排便次数会增多,可能从每天1-2次变为每天数次甚至十几次。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例如,肿瘤占据肠腔空间,使肠腔变窄,粪便通过受阻,从而反射性引起排便次数增加。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如女性可能因频繁排便影响个人卫生和社交活动,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乏力等不适。
也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肿瘤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以及蠕动节律,导致肠道内容物的通过速度和性状发生变化。
2.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变细是常见表现之一,由于肿瘤生长使肠腔狭窄,通过的粪便受到挤压,所以粪便形状变细,呈扁条状或细杆状等。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低纤维饮食)的患者,本身肠道功能可能已受一定影响,直肠癌晚期时这种粪便性状改变会更加明显。
粪便表面可能带血或黏液,肿瘤组织血供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使粪便表面可见血迹;同时,肿瘤刺激肠道黏膜分泌增加,导致黏液排出增多,使粪便中带有黏液。
二、全身症状
1.消瘦、乏力
直肠癌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消耗体内大量营养物质,且肿瘤生长过程中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摄入减少,同时肿瘤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炎症等因素,使得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的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老年患者则可能进一步加重身体机能衰退,行动更加迟缓。
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稍微活动就会感到疲惫不堪,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2.贫血
长期的慢性失血是导致直肠癌晚期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粪便中的隐性失血或者肿瘤表面出血等,会使患者体内铁等造血原料丢失,从而引起贫血。贫血会导致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女性患者可能本身有月经等失血情况,此时贫血症状可能会更明显;老年患者贫血可能会加重心脑血管方面的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相关指标异常。
三、转移相关症状
1.肝转移症状
如果发生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为隐痛,随着转移瘤的增大,可能变为持续性胀痛或刺痛。肝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等。对于有乙肝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肝转移时病情可能会急剧恶化,需要特别关注。
还可能出现腹水,腹部膨隆,患者感觉腹胀明显,影响呼吸和进食等。
2.肺转移症状
肺转移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有咳痰,痰中可能带血。如果转移瘤较大,压迫气道,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不同年龄的患者,肺功能不同,儿童患者肺转移时呼吸困难可能会影响其呼吸频率和深度,而老年患者肺功能本身有所下降,肺转移后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3.骨转移症状
骨转移常见于骨盆、腰椎等部位,患者会出现骨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开始可能为间歇性疼痛,后期变为持续性剧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如腰椎转移时,患者可能在弯腰、翻身等动作后发生腰椎骨折,导致腰部活动受限,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骨转移时骨折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