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分为感染性(含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性)、过敏性(含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自身免疫性(含红斑狼疮、天疱疮)、遗传性(含鱼鳞病)、物理性(含日光性皮炎、冻疮),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在皮肤病发生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长期熬夜、压力过大、过度清洁等)可影响皮肤状态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感染性皮肤病
1.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常见如脓疱疮,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表现为皮肤出现脓疱、破溃结痂等;丹毒则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包括体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光滑皮肤引起,表现为环形红斑、鳞屑;手足癣常见,分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与足部多汗、潮湿环境等有关;甲真菌病可由皮肤癣菌等感染甲板,导致甲板变色、增厚、变形。
3.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儿童多见,表现为全身斑疹、丘疹、水疱;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疣包括寻常疣、扁平疣等,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寻常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表现为黄豆大小的角质增生性丘疹。
二、过敏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因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如接触化妆品、某些植物等,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或灼痛。
2.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亚急性期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肥厚、苔藓样变,易反复发作,与遗传、过敏体质、环境因素等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3.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表现为风团、红斑,常伴瘙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荨麻疹多与食物、药物过敏等有关,慢性荨麻疹病因较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
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1.红斑狼疮: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可累及多系统,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发热、关节痛等;盘状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皮肤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上覆粘着性鳞屑。
2.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出现松弛性水疱、大疱,易破溃糜烂,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发病机制与自身抗体攻击表皮细胞间连接结构有关。
四、遗传性皮肤病
1.鱼鳞病:是一组以皮肤干燥伴鱼鳞状鳞屑为特征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类型有寻常型鱼鳞病,多自幼发病,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细碎鳞屑,冬重夏轻;性联隐性鱼鳞病较少见,仅见于男性,皮肤干燥粗糙,伴黑褐色鳞屑。
五、物理性皮肤病
1.日光性皮炎:又称晒斑,是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后,引起的急性光毒性反应,表现为暴露部位皮肤红斑、水肿、水疱,伴有灼痛,多见于春夏季节,肤色浅者更易发病。
2.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冬季,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部位,表现为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块或结节,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天气转暖后可缓解,但易复发。
不同人群在皮肤病的发生和表现上有差异,例如儿童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感染性皮肤病相对更常见,且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刺激性药物;老年人皮肤老化,易出现瘙痒性皮肤病,如老年性瘙痒症,多与皮肤干燥等因素相关;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皮肤病,如黄褐斑等。同时,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熬夜、压力过大、过度清洁皮肤等也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增加皮肤病发生风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皮肤病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