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是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早期癌症,有细胞异常增生、局限于上皮层等特点,常见于子宫颈、乳腺导管、膀胱等部位,可通过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诊断,治疗有手术和密切监测等方式,及时治疗预后好,未及时治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且预后变差,不同部位原位癌预后有差异,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佳。
一、原位癌的定义
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的早期癌症。它是癌症的最早期阶段,病变细胞还没有扩散到周围的正常组织中。例如,子宫颈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子宫颈上皮内,没有穿透基底膜侵犯间质。
二、原位癌的特点
1.细胞异常增生:原位癌的细胞在形态和排列上有明显的异常,与正常细胞不同。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以乳腺导管原位癌为例,显微镜下可见导管内的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形态多样。
2.局限于上皮层:病变严格限制在上皮组织的范围内,没有超出基底膜进入间质。这使得原位癌相对容易被发现和处理,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及时发现并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三、原位癌的常见发病部位及相关疾病
1.子宫颈原位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原位癌类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比如HPV16、HPV18等亚型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原位癌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检查)和HPV检测等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子宫颈原位癌。
2.乳腺导管原位癌:好发于乳腺导管部位。患者可能在乳房自检或影像学检查中被发现异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激素水平等。
3.膀胱尿路上皮原位癌:发生在膀胱的尿路上皮部位。患者可能出现血尿等症状,通过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四、原位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对于乳腺原位癌的筛查有一定价值,可以发现乳腺内是否有异常的密度影等改变。例如,乳腺导管原位癌在乳腺X线片上可能表现为局部的微钙化等特征。
超声检查:在多个部位的原位癌诊断中都有应用,如甲状腺原位癌,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甲状腺内的病变情况,帮助判断病变是否局限于上皮层内。
2.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是诊断原位癌的金标准。通过手术切取、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例如,对于怀疑皮肤原位癌的病变,切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明确细胞是否局限于上皮层内以及细胞的异常增生情况等。
五、原位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子宫颈原位癌: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宫颈锥切术等手术方式,切除病变的宫颈组织,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等。例如,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子宫颈原位癌患者,宫颈锥切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原位癌的目的,术后需要密切随访,观察是否有复发等情况。
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通常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切除病变的乳腺组织。这种手术方式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乳房的外观,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好。
2.密切监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原位癌患者,如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观察。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一旦病变有进展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原位癌的预后
原位癌由于处于癌症的早期阶段,及时治疗后预后通常较好。例如,子宫颈原位癌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后,5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通常较高。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原位癌可能会进展为浸润性癌,预后则会变差。不同部位的原位癌预后也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预后越好。同时,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也会对预后产生一定影响,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预后相对更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