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后期有认知功能严重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运动功能异常、精神和行为异常等表现,对家属提示要全方位照顾、注意自身调整,对患者自身提示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活动、保持居住环境安全舒适。
语言功能障碍:表现为严重的失语,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说话内容混乱、缺乏逻辑,甚至完全不能说话。例如原本能正常交流的患者,后期可能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无法组成有意义的语句,这与大脑语言中枢及相关联络区的功能受损有关,语言相关的神经传导和信息处理出现严重障碍。
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能力完全丧失。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己身处何地,也不认识家人和熟悉的人。时间定向障碍是因为大脑对时间节律的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地点定向障碍与空间定位和记忆相关脑区受损有关,人物定向障碍则是识别面孔和人物身份的神经机制出现严重问题。
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
进食困难:无法自主进食,可能会出现咀嚼和吞咽障碍,导致吃饭时容易呛咳、食物无法顺利下咽。这是由于控制咀嚼和吞咽的肌肉运动神经及相关神经中枢功能衰退,使得口腔、咽喉部的肌肉协调功能失常,无法完成正常的进食动作。
穿衣困难:不能正确识别衣物的前后、正反,不知道如何将衣物穿到身上,即使有人帮助准备好衣物,也无法顺利完成穿衣的步骤,如分不清左右脚而穿错鞋子等。这是因为大脑对身体部位的感知和肢体运动的控制功能下降,影响了对衣物穿戴动作的规划和执行能力。
二便失禁:失去对大小便的控制,无法自主感知尿意和便意,随时随地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这是因为大脑对膀胱和直肠的排尿、排便反射调节中枢功能丧失,使得膀胱和直肠的括约肌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来控制排泄功能。
运动功能异常
步态不稳:行走时步伐蹒跚、摇晃,容易跌倒,走路姿势异常,可能出现小碎步、步态慌张等情况。这是由于大脑对运动平衡调节的锥体外系等相关神经通路受损,导致肌肉的张力和运动协调性失调,影响了正常的行走姿势和平衡控制。
肢体僵硬:肌肉变得僵硬,活动受限,关节活动不灵活,可能出现全身肌肉强直的状态,影响日常的肢体运动,如翻身、坐起等动作都变得困难重重。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肌肉的神经控制异常,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而舒张功能受限。
精神和行为异常
幻觉和妄想:可能出现幻视,看到并不存在的人、物体等,或者出现妄想,坚信一些不真实的事情,比如坚信有人要伤害自己、自己拥有巨额财富等。这是因为大脑的感知和认知整合功能严重紊乱,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导致对外部信息的错误解读和加工,产生不符合现实的感知和信念。
情绪不稳定:情绪波动剧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而且情绪变化往往没有明显的诱因。例如突然毫无缘由地大哭大闹或者极度烦躁不安,这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代谢和平衡失调有关,这些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老年痴呆后期其失衡会导致情绪控制功能失常。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家属:老年痴呆后期患者需要全方位的照顾,家属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患者跌倒等意外发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寻求医疗帮助。因为家属的悉心照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家属自身也需要注意调整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可寻求社区、志愿者等外部支持力量来分担照顾压力。
对于患者自身:在生活中要尽量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安全的肢体活动(在他人协助下),维持身体的基本运动功能,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要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和安全,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对患者精神和行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