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需从预防、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三方面关注。预防要增强体质(母乳喂养、均衡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诱因(关注气候变化、避免过敏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呼吸道护理)和药物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如婴儿期儿童要密切观察,过敏体质儿童避免接触过敏原,有基础疾病儿童综合治疗并监测病情。
一、小儿支气管炎的预防
1.增强体质
年龄因素:对于婴幼儿,应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要保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例如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以满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生活方式: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学龄前儿童可以进行简单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跑步等;学龄儿童可以参加学校的体育课、课间操以及课余的球类运动等。坚持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降低患支气管炎的风险。
2.避免诱因
年龄与环境: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为儿童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要特别关注儿童的保暖情况。对于婴幼儿,要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要尽量减少带其去花粉较多的场所,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去除尘螨等过敏原。
病史相关:如果儿童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基础疾病的发展,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降低引发支气管炎的可能性。
二、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患病儿童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例如,可以让儿童多喝温开水、米汤等。
呼吸道护理:对于有咳嗽、咳痰的儿童,要经常变换体位,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可以轻轻拍打儿童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往内拍打,促进痰液松动。如果痰液较为黏稠,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出。
2.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因为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能直接杀灭病毒。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对于喘息的儿童,可使用平喘药物等。但要注意,儿童用药与成人不同,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
三、小儿支气管炎的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期儿童:婴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同时,在护理方面要更加精细,保持婴儿鼻腔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因呼吸不畅加重病情。
2.过敏体质儿童:过敏体质的儿童患支气管炎时,要格外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医生儿童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果需要进行雾化治疗,要注意观察儿童在雾化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异常等情况。
3.有基础疾病儿童: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针对支气管炎进行合理治疗。在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儿童的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