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常见妇科疾病,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致异常子宫出血且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病因有神经内分泌失调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分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有一般、药物、手术治疗,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神经内分泌失调: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失调,如青春期女性,HPO轴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现无排卵性功血;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也易发生功血。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由于HPO轴发育或衰退情况不同,发病机制有所差异。
其他因素: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也可能影响HPO轴功能从而导致功血。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干扰神经内分泌调节,引发功血。
临床表现
无排卵性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青春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围绝经期患者除了月经周期紊乱外,经量往往逐渐减少,但也有突然增多的情况。
排卵性功血: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可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等类型。黄体功能不足者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可正常,经量可稍增多;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经量增多。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既往疾病史等,了解月经紊乱的具体情况,如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变化等,以及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史等。不同年龄女性的月经史特点不同,对于青春期女性要关注HPO轴发育情况,围绝经期女性要关注卵巢功能衰退情况。
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全身检查主要是排除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功血,妇科检查主要是了解生殖器官有无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和附件的情况,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不同年龄女性的子宫超声表现可能因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差异,如青春期女性子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超声表现与育龄期女性不同。
子宫内膜活检:通过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子宫内膜的变化,如有无增生、癌变等情况,对于诊断功血和排除器质性病变有重要意义。
激素测定:测定性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了解HPO轴的功能状态,青春期女性和围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特点不同,可辅助诊断功血类型。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包括加强营养,纠正贫血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贫血纠正措施需综合考虑,青春期女性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健康问题,营养和贫血纠正需全面评估。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血类型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无排卵性功血青春期患者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为主;围绝经期患者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量为主。排卵性功血患者则根据具体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补充孕激素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切除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决定。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功血患者由于HPO轴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月经恢复情况,同时要关注心理状态,因为月经紊乱可能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需给予心理疏导。在营养方面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常伴有雌激素水平波动等情况,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可适当补充钙剂等。同时,要密切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因为围绝经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年龄段,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及时考虑手术等进一步治疗措施,以排除恶性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