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的常见引起因素包括生理结构因素(女性生殖系统特殊解剖结构易受污染引发炎症)、不良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不佳如不注意清洁或过度清洁、性生活不洁或有多个性伴侣)、机体免疫力下降(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及患糖尿病等慢性病或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易受影响)、其他因素(宫腔操作易致感染、长时间穿紧身化纤内裤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
一、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生殖系统具有相对特殊的生理结构,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相邻,局部环境容易受到污染。尿道口距离阴道口较近,尿道中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蔓延至阴道引发炎症;肛门周围的细菌也可能在排便等情况下污染阴道,这是妇科炎症常见的基础因素,无论年龄、生活方式如何,这一解剖学特点都存在,是妇科炎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条件。
二、不良生活方式
1.卫生习惯不佳
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经常清洗外阴、不勤换内裤等,会导致局部细菌滋生。例如,长时间不更换内裤,会使分泌物积聚,为细菌繁殖提供良好环境,增加患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风险。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间,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更易引发感染。
过度清洁也不可取,如频繁使用阴道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阴道内存在多种有益菌群,它们相互制约维持着阴道的微生态平衡,过度冲洗会打破这种平衡,使有害菌更容易滋生,从而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的女性中都可能出现,尤其多见于经常自行使用阴道洗液的人群。
2.性生活因素
不洁性生活是妇科炎症的重要诱因之一。性生活时如果不注意卫生,男性生殖器官携带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带入女性阴道内,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例如,男性患有尿道炎等疾病时,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女性,导致女性出现相应的妇科炎症症状。
多个性伴侣会显著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性伴侣越多,感染不同病原体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不同病原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和传播方式,从而更易打破阴道的菌群平衡或直接引发感染。这种情况在有多个性伴侣的年轻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
三、机体免疫力下降
1.年龄因素
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但自身免疫力相对还在完善过程中,此时如果生活习惯稍有不良,就容易引发妇科炎症。例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阴道炎等炎症的风险。
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老年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这是因为雌激素对维持阴道的正常生理环境有重要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后阴道的自净能力减弱。
2.疾病与治疗因素
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时,机体免疫力会受到影响,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女性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适合白色念珠菌等真菌生长,从而增加感染几率。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导致菌群失调,使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引发继发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例如,一些女性因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阴道瘙痒、白带异常等阴道炎症状。
四、其他因素
1.宫腔操作
如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会对生殖系统造成一定损伤,使阴道内的细菌容易进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炎症。在进行宫腔操作时,如果手术器械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都容易导致感染发生。这种情况在有过宫腔操作史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术后恢复不佳的人群。
2.穿着因素
长时间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使会阴部通风不良、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患外阴炎、阴道炎的可能性。化纤材质不透气,会使局部环境潮湿,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尤其在夏季或运动后,这种情况更易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