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病原体常见红色毛癣菌等,通过直接(人与人、动物与人)和间接(共用物品)接触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等不完善易感染,成人免疫力下降等也易患,多汗、皮肤卫生差、穿不透气衣物等生活方式及糖尿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治疗等基础疾病会增加患病风险。
一、病原体方面
皮肤癣菌是导致体癣的直接原因,常见的皮肤癣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这些真菌具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会在人体皮肤的角质层等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感染。不同的皮肤癣菌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概率可能存在差异,例如红色毛癣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引起体癣较为常见的菌种。
二、传播途径方面
1.直接接触传播
人与人之间:健康人直接与体癣患者接触,比如与体癣患者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行为,就有可能被皮肤癣菌感染。在家庭、学校、集体生活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这种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一个孩子如果与患有体癣的同学有较多身体接触,就容易被感染。
动物与人之间:某些动物身上也携带皮肤癣菌,如猫、狗等宠物。人接触了感染皮肤癣菌的宠物,就可能被传染而患上体癣。特别是儿童,他们往往更喜爱与宠物亲近玩耍,所以接触宠物后感染体癣的几率相对较高。
2.间接接触传播
共用物品传播:使用体癣患者用过的毛巾、浴巾、衣物、拖鞋等物品,由于这些物品上可能残留有皮肤癣菌,健康人接触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共用物品传播的风险较大。比如在公共浴室使用了被污染的拖鞋,就可能感染皮肤癣菌引发体癣。
三、易感人群及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不如成人完善,所以更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的侵袭。而且儿童活泼好动,喜欢与他人、宠物接触,也爱去公共场所活动,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儿童感染体癣的几率。例如,幼儿园中的儿童群体,由于密切接触和共用物品等情况较多,体癣的发病率相对可能较高。
成人:虽然成人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好,但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或者长期处于潮湿多汗的环境中,也容易感染体癣。比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出汗较多的成人,若不注意皮肤清洁,就容易滋生皮肤癣菌而引发体癣。
2.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体癣的发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绝对差异,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表现。例如,男性由于可能更爱运动出汗,或者在一些工作环境中更容易接触到感染源等,相对而言在某些人群统计中可能显示出稍高的感染几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女性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同样容易感染体癣。
3.生活方式因素
多汗:长期处于多汗状态的人,皮肤表面经常处于潮湿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比如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大量出汗,若不能及时清洁皮肤,就容易引发体癣。
皮肤卫生状况差:不注意个人皮肤清洁,长时间不洗澡、不更换衣物等,会使皮肤表面的污垢、汗液等积聚,为皮肤癣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感染体癣的风险。
穿着不透气的衣物: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会使局部皮肤的湿度和温度升高,营造出适合皮肤癣菌生长的环境,从而容易诱发体癣。例如,一些人喜欢穿紧身的化纤材质衣物,就可能增加体癣的发病几率。
4.基础疾病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且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患体癣的几率相对较高,并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难控制。
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治疗:患有艾滋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者正在接受化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皮肤癣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体癣感染,而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不易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