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低烧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原因引起,需观察体温、咳嗽情况及一般状况,家庭可通过保证休息、适当补水初步处理,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或一般情况不佳等需及时就医。
一、常见原因
(一)上呼吸道感染
1.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各年龄段儿童都可能发生。婴幼儿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低烧。学龄期儿童可能因接触外界病菌等原因感染。
2.病毒感染为主:多数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同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发热反应。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常引起较明显的发热,体温可在37.5℃-39℃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咳嗽等症状。
(二)支气管炎
1.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等感染可引发支气管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儿童支气管较细,感染后炎症容易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咳嗽,炎症刺激也可引起发热。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发热可能持续,体温波动在38℃左右,咳嗽以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为主。
2.年龄相关:婴幼儿由于气管、支气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支气管炎。他们的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纤毛运动功能差,感染后痰液不易排出,炎症更易扩散,从而出现咳嗽低烧的表现。
(三)肺炎
1.病原体感染: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对于儿童来说,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例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发热可持续较长时间,可达38℃-39℃,同时伴有刺激性咳嗽,初期为干咳,之后可能有少量痰液。
年龄小的儿童,如婴儿患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咳嗽低烧外,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增快、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婴儿的肺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年长儿不同,感染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二、观察与初步处理
(一)观察症状表现
1.体温监测:密切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了解体温是持续上升、波动还是逐渐下降。如果体温超过38.5℃,虽然要谨慎用药,但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
2.咳嗽情况观察:注意咳嗽的频率、性质,是偶尔咳嗽还是频繁咳嗽,咳嗽是干咳还是伴有咳痰,痰液的颜色、量等。如果咳嗽伴有喘息、呼吸急促等表现,要引起重视,可能提示病情较重。
3.一般状况观察: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情况。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尚可,食欲影响不大,可能病情相对较轻;如果孩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食欲明显减退,需要及时就医。
(二)家庭初步处理
1.保证休息:让孩子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为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孩子直接吹冷风。
2.适当补水:鼓励孩子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同时也有助于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
三、何时需就医
(一)出现严重症状
1.呼吸困难:如果孩子呼吸时胸廓起伏明显,呼吸频率增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2-12个月婴儿大于50次/分,1-5岁幼儿大于40次/分,或者出现吸气性凹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提示可能有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或肺部病变,需立即就医。
2.持续高热:如果孩子体温持续超过39℃,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不能下降,或者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无好转趋势,应及时就医。
3.神经系统症状: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时,不管体温如何,都要尽快就医。因为高热惊厥等情况可能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二)一般情况不佳
如果孩子咳嗽持续加重,影响到正常的进食、睡眠,或者出现口唇发绀、面色苍白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