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是卵巢内或其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超声可发现,小的无症状,大的可致腹痛等,与激素、遗传等有关,处理依情况而定;宫颈囊肿是宫颈腺管口阻塞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多为生理性,妇科检查可见,一般无症状,伴严重宫颈炎时有相应症状,由宫颈转化或炎症致,单纯囊肿定期筛查,伴炎或大时做相应处理,二者是不同部位的囊性病变,在多方面存在差异。
一、定义与本质
卵巢囊肿
是卵巢内或其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囊内含有液体或固态物质,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卵巢囊肿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与月经周期有关,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多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卵巢囊肿则包括上皮性囊肿、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可能需要医疗干预。
宫颈囊肿
又称纳博特囊肿,是宫颈腺管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囊肿,绝大多数是宫颈的生理性变化,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也有少数是宫颈局部损伤或慢性炎症导致腺管口狭窄引起。
二、形态与检查表现
卵巢囊肿
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其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可能仅几毫米,大的可达到数厘米甚至更大。在超声下还可观察囊肿的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来初步判断其性质。
宫颈囊肿
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表面有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小囊泡,突出于宫颈表面,内含无色黏液,通过阴道超声等检查也可清晰看到宫颈部位的囊性结构。
三、症状表现
卵巢囊肿
较小的卵巢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发现。当囊肿增大时,可能会出现下腹部隐痛、胀满感,若囊肿发生扭转、破裂等并发症时,会出现突然的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是病理性的卵巢囊肿,还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导致月经紊乱等情况,比如卵巢的某些肿瘤可能会分泌异常激素,引起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异常等。对于育龄期女性,较大的卵巢囊肿还可能影响排卵、受孕等。
宫颈囊肿
一般宫颈囊肿本身不会引起明显症状,通常也是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但如果宫颈囊肿伴有严重的宫颈炎症,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异味、性交后出血等症状,炎症刺激还可能导致下腹部坠胀不适等。
四、发病原因
卵巢囊肿
生理性卵巢囊肿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密切相关,在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排卵后黄体形成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生理性的囊肿改变。病理性卵巢囊肿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病风险;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卵巢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囊肿;环境因素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对卵巢囊肿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宫颈囊肿
主要是宫颈的生理性变化导致,在宫颈转化区形成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等情况是常见原因。此外,宫颈局部的慢性炎症,如宫颈炎等,会使宫颈腺管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腺管口狭窄,也可引起宫颈囊肿的形成。
五、处理方式
卵巢囊肿
对于生理性卵巢囊肿,一般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其变化,多数可自行消失。如果是病理性卵巢囊肿,根据囊肿的大小、性质、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较小的良性囊肿可定期随访;若囊肿较大(如直径大于5cm)、考虑为肿瘤性囊肿或有恶变倾向、出现并发症等情况时,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等。
宫颈囊肿
一般单纯的宫颈囊肿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如TCT和HPV检查)即可,以排除宫颈病变。如果宫颈囊肿伴有严重的宫颈炎症,需要针对宫颈炎进行相应治疗,如控制炎症等。当宫颈囊肿较大、影响生活或合并其他病变时,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破坏囊肿上皮,使其坏死脱落,进而愈合。
总之,卵巢囊肿和宫颈囊肿在定义、形态表现、症状、发病原因及处理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是两种不同部位发生的囊性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