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是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皮肤红嫩水肿毳毛多等,呼吸频率快易呼吸暂停、心率快血压低、吸吮吞咽反射弱消化功能弱、体温调节差、免疫球蛋白少易感染,易有多种并发症远期可能有不良问题;足月儿是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周出生的新生儿,皮肤粉红皮下脂肪丰满等,呼吸频率较稳、心率血压相对稳定、吸吮吞咽反射好消化功能较好、体温调节较完善、从母体获一定IgG抗感染能力较强,一般预后较好但也需做好护理。
一、定义与胎龄标准
1.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其胎龄越小,各器官系统发育越不成熟。
2.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周(259~293天)出生的新生儿,各器官系统发育相对较成熟。
二、外观特征
1.皮肤
早产儿:皮肤红嫩、水肿,毳毛多,皮下脂肪少。
足月儿:皮肤粉红色,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2.头发
早产儿:头发细而乱,如绒线头。
足月儿:头发分条清楚。
3.耳壳
早产儿: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足月儿:耳壳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
4.指(趾)甲
早产儿:指(趾)甲未达指(趾)尖。
足月儿:指(趾)甲达到或超过指(趾)尖。
5.乳腺
早产儿:乳腺结节<4mm。
足月儿:乳腺结节>4mm,平均7mm。
三、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频率快,常>40次/分钟,且呼吸节律不规则,易出现呼吸暂停。
足月儿:呼吸频率相对较稳定,约30~40次/分钟,呼吸节律较规则。
2.肺成熟度
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
足月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相对充足,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较低。
四、循环系统
1.心率
早产儿:心率较快,常>120次/分钟,且易受体温、活动等因素影响而波动较大。
足月儿:心率相对较稳定,正常范围为100~140次/分钟。
2.血压
早产儿:血压较低,收缩压多在50~70mmHg,且易出现血压不稳定。
足月儿:血压相对较高,收缩压多在70~90mmHg。
五、消化系统
1.吸吮和吞咽反射
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反射较弱,易出现呛奶、喂养困难。
足月儿:吸吮和吞咽反射良好,能较好地进行吸吮和吞咽动作。
2.消化功能
早产儿:胃肠蠕动差,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功能弱,易出现腹胀、呕吐、黄疸消退延迟等情况。
足月儿:胃肠蠕动相对协调,消化功能较好,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
六、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能力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常出现低体温。
足月儿:体温调节中枢相对较完善,皮下脂肪较厚,能较好地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一般在36~37℃之间。
七、免疫系统
1.免疫球蛋白
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IgG)较少,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能力弱,尤其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缺乏,易患感染性疾病。
足月儿:从母体获得一定量的IgG,自身免疫球蛋白合成能力逐渐完善,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强。
八、预后情况
1.早产儿: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远期可能出现神经发育障碍、视网膜病变、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存活率及预后情况较前已有明显改善。
2.足月儿:一般预后较好,但也可能因产时意外等情况出现一些短暂的问题,多数能正常生长发育,神经系统等各方面发育逐渐完善。
温馨提示:对于早产儿,需给予更精心的护理,如注意保暖、合理喂养(可考虑母乳喂养或特殊早产儿配方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并发症等,因为其各方面发育不成熟,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对于足月儿,也要做好日常护理,保证合理喂养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